新生兒,、斷奶期和斷奶后,、初入幼兒園,這3個時期是寶寶成長中免疫系統(tǒng)最為脆弱的時期,,也是最讓父母擔驚受怕的3個時期,。而寶寶的免疫系統(tǒng),正是在一次又一次與細菌,、病毒的斗爭中得到鍛煉而不斷完善的,,讓孩子到大自然中去,注意鍛煉身體,,給他充足的營養(yǎng)與呵護,,讓寶寶的免疫力全面起飛!
是該給寶寶加強免疫力的時候了!
新生兒: 寶寶在媽媽肚子里的時候接受了一些抗體,相當于有了一層天生的保護屏障,,可抵抗某些疾病發(fā)生,,但是,由于寶寶剛剛降生,,白血球功能不健全,,而且“補體”(存于血清中,能夠增加抗體作用)的成分很低,,根本無法配合抗體作用阻止病原體的入侵,,因此是抵抗力很差的一段時期。
媽媽問題
人們通常會以為新生兒有了母親給予的抗體,,再加上來自于母乳中的養(yǎng)分和部分抗體,,寶寶就不會生病,這其實是不正確的觀念,。新生兒較少生病,,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被父母保護得比較周密,生活環(huán)境單一,,接觸病原體的機會少,,而一旦寶寶被病原體侵襲,不但會生病,,而且會病得很嚴重,。但對于接受母乳喂養(yǎng)的寶寶,經(jīng)研究證實,,其抵抗力確實要比非母乳喂養(yǎng)的寶寶高約80%,,且患腦膜炎,、肺炎等疾病的概率都要低得多。
母乳是新生兒最好的免疫渠道
美國醫(yī)學會嬰幼兒健康專家稱,母乳中有著豐富的增強免疫力的物質,,僅在母乳喂養(yǎng)的頭4天里,寶寶就能從中獲取40億個白血球,還能獲得T細胞和免疫球蛋白A,這些物質附著在喉嚨和腸道內,,構筑起抵御細菌的屏障。而且,,堅持母乳喂養(yǎng)4個月以上的孩子,得兒童期癌癥的情況也相對少得多,。
提升方案:
斷奶期和斷奶后:
小心了,這是寶寶抵抗力最弱的一段時期!6個月以后,,母乳已不能滿足寶寶的營養(yǎng)需要,,有的添加輔食,有的逐漸斷奶,。之前來自于母乳的免疫供給沒有了,,而寶寶從母體得到的抗體,在出生6個月時也已基本消耗殆盡,,沒有了母乳做后盾,,寶寶的免疫優(yōu)勢一下子消失了。
提升方案:
● 維生素和礦物質 寶寶健康離不開維生素和礦物質,,但除了維生素D和維生素K以外,,我們的身體并不生成其他營養(yǎng)素,所以其他的營養(yǎng)物質則必須從食物中攝取,。 富含維生素A的食物:紅薯,、杏等; 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獼猴桃、哈密瓜等水果; 富含維生素E的食物:菠菜等綠色蔬菜; 所有的谷物,,如燕麥,、大麥,都含有各種各樣的礦物質,。
● 多曬太陽,,多運動 每天帶寶寶到戶外曬太陽、呼吸新鮮空氣,,每天半小時的身體活動,,都可以起到增強體質 的作用。即使是冬天,,也不該總呆在室內,。人們總認為冷空氣導致感冒,但事實是病毒和細菌帶來感冒,,而且它們喜歡生活在室內。
初入幼兒園:
丙種球蛋白是預防感冒,、提升免疫力的萬能藥嗎? 丙種球蛋白具有一定的抗御疾病能力,,但僅對預防甲型肝炎,、麻疹有一定預防和減輕病情的作用,并不具備預防感冒,、提升免疫力的功效,。另外,長期反復地注射丙種球蛋白,,不僅會使自身合成丙種球蛋白的能力受到抑制,,降低抗病力,還有可能引起過敏等不良反應,。
如果寶寶是反復呼吸道感染,,可能是體內缺乏VitA、鈣,、鋅等營養(yǎng)素,,應及早去醫(yī)院診治。
提升方案:
● 減少壓力 已有研究指出,,承受壓力愈大愈容易感冒,。教導孩子放松的技巧,適當安排活動,,別讓壓力壓垮孩子的免疫力,。
● 少吃含糖食物 糖會降低白細胞的活力,削弱它們對細菌的反應能力,。
● 多和其他孩子接觸 根據(jù)2000年發(fā)表在《新英格蘭醫(yī)學期刊》的研究,,13歲以下的孩子如果幼小時即和較年長的手足或托育機構里的小朋友相處,日后罹患氣喘的幾率減少一半。此外,,通過接觸其他孩子,,暴露在感染原下,可以刺激孩子的免疫反應,,增強他的免疫系統(tǒng),,降低對過敏原起反應而引發(fā)氣喘的機會。
● 天涼慢添衣服 耐寒鍛煉是提高寶寶對寒冷反應靈敏度的最有效方法,。沒有經(jīng)過寒冷鍛煉的寶寶,,反而更容易感冒。一般來說孩子比大人多穿一件單衣就可以了,。
(實習編輯:吳日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