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貝的生長發(fā)育是否達標,,是父母最為關(guān)心的一個話題,。尤其是身高,是父母們尤為關(guān)注的一個判斷指標,。很多父母看到寶貝長得慢,,個子比同齡寶貝矮,就非常焦急,,擔心寶貝的健康有問題,,輸在起跑線上。怎么辦?聽聽專家怎樣說——
怎樣判斷寶貝身高是否長得慢
出生后頭3個月,,平均每月長3.5厘米;
出生后3-6個月,,平均每月長2.0厘米;
出生后6-12個月,平均每月長1.0-1.5厘米,。
專家提示:
寶貝出生第一年平均共長25厘米,,第二年平均共長10厘米,第3年平均長8厘米,。如果你的寶貝增長速度低于上述值的70%,,那么可以判斷為長得慢。
常見原因1家族性矮小
父母身材矮,,對子女身高會有重要影響,。因遺傳基因所引起的矮小稱為“家族性矮小”,表現(xiàn)為生長速度正常,,生長曲線和正常兒童的曲線平行,,但始終是在低限。
干預(yù)對策
1.注意合理營養(yǎng),。不偏食,,少吃零食,尤其在餐前1-2小時不吃糖果或喝飲料,,保持良好的食欲,。食欲好,吃得好,營養(yǎng)合理,,才能為長身體提供必要的營養(yǎng)成分。
2.經(jīng)常運動,。運動后生長激素的分泌增加,,促進身體生長。
3.保證充足睡眠,。正常人的生長激素主要在夜間睡眠時分泌,,充足的睡眠對身體生長很重要。
4,。保持精神愉快,。精神壓抑可抑制生長激素分泌,有一種病稱為“情緒剝奪侏儒”,,就是因在兒童期受到歧視,、虐待造成的。一旦改變環(huán)境,,兒童又會正常生長,。
5.找專科醫(yī)生檢查,。家族性矮小兒童不要任意用藥,,有些藥可使骨骺早閉合,生長潛力耗盡,,成年后身高反而更矮,,這是值得家長們警惕的。
6.找??漆t(yī)生診治,。如果寶貝到3歲時,身高還低于下限值水平,,應(yīng)找??漆t(yī)生診治。如果診斷為特發(fā)性矮小,,可以試用生長激素治療,,效果很好。
常見原因2小于胎齡兒
是指足月出生的寶貝,,但體重小于2.5公斤或身長低于47厘米嬰兒,。由于患病或孕期進食少等原因,導(dǎo)致胎兒在宮內(nèi)發(fā)育不良,,出生后身材矮小,。不過,大多數(shù)小于胎齡兒,在出生后得到合理充足的喂養(yǎng),,有追趕性生長現(xiàn)象,,2歲前可以達到正常兒的身高。如果到2歲時身高仍矮于正常水平,,其中的80%將達不到成人的正常身高,。
干預(yù)對策
1.加強喂養(yǎng)。保證奶量充足,,及時,、合理添加輔食,預(yù)防貧血和佝僂病;適當補充鋅劑,,有利于追趕性生長,。
2.生長激素治療。如果寶貝2歲時,,身高仍然低于正常的兒童,,可在醫(yī)生指導(dǎo)下使用生長激素治療,研究證明有較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