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飲食不當可致胎毒
北京中醫(yī)藥大學東方醫(yī)院兒科醫(yī)生陳自佳指出,,所謂去“胎毒”,中醫(yī)認為主要指去熱毒,,是古代醫(yī)家通過觀察及臨床經驗的積累所得出的理論,,它體現(xiàn)了胎兒與媽媽的密切關系:如果媽媽在懷孕期間吃了太多大熱、甘肥黏膩,、辛辣等食物,,寶寶出生后很可能就有“胎毒”。
因此,,產生了在產前懷孕的時候給孕婦服用某些藥物,或在寶寶剛出生后采取擦拭口腔和服用各種去“胎毒”藥物的方法,,以達到預防和治療“胎毒”所引起的各種疾病的目的,。
四種方法有助去胎毒
所謂“胎毒”重的寶寶,,出生時常表現(xiàn)為面目紅赤、愛哭,、大便秘結等,,而且容易發(fā)生濕疹、丹毒(皮膚及其網狀淋巴管的急性炎癥),、癰癤,、鵝口瘡、口瘡,、胎黃,、胎熱等疾病,或造成以后容易得熱性疾病的體質,。
陳自佳指出,,如果新生兒或小嬰兒患新生兒黃疸、濕疹、鵝口瘡,、口瘡,、便秘等,可采用去胎毒方法,。去胎毒的方法有以下幾種:
1.銀花甘草法:金銀花6g,,甘草2g。煎湯,。用藥液拭口并以少量喂給寶寶,。
2.黃連法:黃連2g。用水浸泡令汁出,。滴汁入寶寶口中,。黃連性寒,,胎稟氣弱者勿用,。
3.大黃法:生大黃3g。沸水適量浸泡或略煮,。取汁滴入寶寶口中,。胎糞通下后停服。脾虛氣弱者勿用,。
4.民間偏方:綠豆湯,、陳艾葉煮鵝蛋、玉米連須煮水,。
寒涼藥物不宜長期服用
陳自佳還提醒,,“去胎毒”的治療思想符合實際,在臨床上有一定的應用價值,。但是服用去胎毒藥物時一定要注意適量,,一些寒涼、清熱降火的藥物不宜長期服用,,尤其對于早產,、脾胃虛弱的寶寶,媽媽一定要咨詢醫(yī)生,,因為服用寒涼藥物過量,、時間過長可能會損傷寶寶本不強壯的脾胃,導致食欲下降,、不消化,,甚至生長發(fā)育落后緩慢等。
(責任編輯:鄧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