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生活條件不好,,人們都認為懷孕要使勁吃,月子要好好補,,生的孩子越胖越好,。”中華醫(yī)學會圍產(chǎn)醫(yī)學分會候任主任委員、北京大學第一醫(yī)院產(chǎn)科楊慧霞教授說,,如今,,人們主要面臨的是營養(yǎng)過剩和失調(diào)問題,上述三大陳舊的生育觀念,,都會增加糖尿病風險,,必須破除。
舊觀念一:懷孕要使勁吃,。
“為了孩子使勁吃”是許多準媽媽的信條,,哪怕是在孕吐嚴重的早期,也認為吐了就得趕緊吃回來,,不然孩子的營養(yǎng)跟不上,。“其實,現(xiàn)在早已不是那個營養(yǎng)不良的時代,,最需要解決的是孕婦營養(yǎng)過剩,、孕期體重增加過多的問題。”楊慧霞表示,,孕期攝入熱量超標,,會導致妊娠期糖代謝紊亂,,進而可能演變成妊娠糖尿病,還有可能增加高血壓的風險,。此外,,孕婦體重增加過多過快,會導致胎兒過度生長發(fā)育,,巨大兒的發(fā)生率增加,,并帶來更多的剖腹產(chǎn)。
楊慧霞指出,,在孕早期,,即懷孕后頭三個月,不需要額外增加熱量攝入,,食量應和孕前一樣,。但是需要豐富的維生素和礦物質(zhì),可以多吃含葉酸的食物或保健品,。到了孕中期和孕晚期,,每天的熱量攝入可以酌量增加200千卡左右,。“200千卡也就是一兩米或者兩杯牛奶或兩個蘋果的熱量,,實際并不多。”
此外,,孕婦應該密切關(guān)注孕期的體重增長,。根據(jù)美國醫(yī)學研究院2009年發(fā)布的一份孕期體重增長指南,育齡婦女根據(jù)孕前體重指數(shù)(BMI)不同,,孕期體重合理增長也有不同范圍,。對于單胎孕婦來說,體重偏低(BMI<18.4),、正常(18.5—24.9),、超重(2530)者,體重增加范圍分別為12.5—18公斤,、11.5—16公斤,、7—11.5公斤、5—9公斤,。其中,,在孕早期3個月,體重增長0.5—2公斤比較合適,,孕中晚期,,體重偏低、正常,、超重,、肥胖每周的適宜體重增加值分別為0.51公斤,、0.42公斤、0.28公斤,、0.22公斤,。對于多胎(雙胞胎、三胞胎)孕婦來說,,體重正常者孕期體重可增加17—25公斤,,體重不足者不少于此;超重者14—23公斤,肥胖者11—19公斤,。
“孕婦不應該抱有為兩個人吃飯的想法,。”美國高危妊娠專家埃倫·蘭茲伯格說:“如果你想要一個健康的嬰兒,為母嬰健康考慮,,你應該吃得恰如其分,。”楊慧霞也提醒,如果孕期體重增長過快導致糖代謝異常甚至發(fā)展成妊娠糖尿病,,應該盡快就醫(yī),,由專業(yè)人士幫助修正食譜;如果飲食管理無效,則需注射胰島素,。
舊觀念二:月子要好好補,。
“坐月子”也可稱為中國人的一項傳統(tǒng)習俗,生育完的女性,,多圍被坐臥于床榻,,禁見風晾汗。為滋補,、催乳,,多食鮮魚、鮮蝦,、豬蹄,、母雞。有的地方甚至有“每天吃一只雞,、10個雞蛋”的風俗,。“的確,哺乳期的女性由于要為孩子提供營養(yǎng)充足的奶水,,需要更多營養(yǎng),。從熱量來說,每天攝入要比孕期增加500千卡左右,。此外,,每天要保證攝入1500毫克的鈣。”楊慧霞說,,在滿足上述要求后,,就不需要額外多吃了,,否則可能會影響產(chǎn)后恢復。
舊觀念三:生大胖小子好,。
“年畫里的胖小子形象大家都熟悉,。這樣的孩子看起來可愛,但未必健康,。”楊慧霞提醒,,出生體重超過4000克算是“巨大兒”,他們將來會面臨一系列健康問題,,肥胖,、糖尿病的風險會比正常孩子高很多。從長遠來看,,小兒先天性肥胖還可能引發(fā)過早發(fā)育,,尤其是女性性早熟,將可能導致成年后生殖系統(tǒng)和乳腺腫瘤發(fā)病率明顯上升,。“一般來說,,孩子的出生體重在3000克—3500克之間是最適宜的。”
(實習編輯:徐永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