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女人最大的夢想是找個好男人,生兒育女,,相夫教子。那時的她們,,簡單而快樂。
后來,,女權主義一度過分盛行,,女人不再熱衷于母親的角色,開始忙著在事業(yè)上有所建樹,。那時的她們,,忙碌而快樂。
再后來,,女人們發(fā)現(xiàn),,不論是事業(yè)或者孩子,單方面的豐收都無法令她們得到真正意義上的幸福,。然而,,要做到事業(yè)和孩子之間不顧此失彼,需要怎樣的智慧啊!很多時候,,我們聽到的都是“魚和熊掌不可兼得”的抱怨,。
可是,這個世界上,,還是有那么一些聰慧的女人,,她們?yōu)楣ぷ鲀A注了大量的熱情,但又不會被工作所累;她們對孩子無私奉獻,,卻不會因此而失去自我,。她們在事業(yè)和孩子之間游刃有余,事業(yè)和孩子帶給她們的是完整的幸福,。
我是事業(yè)和寶寶之間的蹺蹺板
孟嬌
沈陽日報報業(yè)集團沈陽晚報社采訪中心副主任,,35歲,,女兒14個月
沒有寶寶之前,孟嬌是朋友圈里最堅決的“丁克”,,她甚至曾經向閨中密友咨詢用什么方法能有效阻止寶寶的到來,。而現(xiàn)在,女兒已經14個月了,,孟嬌給她取的乳名是“天添”,,對于這個名字,孟嬌說有N種解釋:一是天意,,二是每天進步多一點,,如果把天字拆開來看,是“二”加個“人”,,意思則是,,二人世界添了一個新成員,。在孟嬌看來,,這個新成員的“加盟”,不僅沒影響她事業(yè)的發(fā)展,,反而給她的事業(yè)和生活增添了別樣的快樂,。
因為是高齡產婦,,小寶寶的不期而至讓孟嬌緊張不已,除了緊張還有些擔心,。因為當她還不知道自己已經懷孕時,在報社的一次聚會活動中曾喝過兩瓶啤酒,,而當時報社又正好在進行內部裝修,,這些會不會對寶寶產生什么不良影響呢?超大的心理壓力和孕早期的妊娠反應,,讓孟嬌一度猶豫是不是要留下這個孩子。“偶爾飲酒并不會對寶寶產生太大的影響,。”幸好,,醫(yī)生的話給孟嬌吃了定心丸,。等到懷孕第4個月時,隨著妊娠反應的消失,,孟嬌開始安心地期待寶寶的到來了,。
“丁克族”孟嬌懷孕的消息也讓家人和同事欣喜不已,單位的領導更是對孟嬌照顧有加,。當時,,孟嬌擔任著總編室副主任的工作,肩頭任務很繁重,,每天都幾乎要工作到半夜,,但在孟嬌懷孕的那段時間,領導和同事都主動分擔了她的工作,,盡量不讓她加班,。
雖然從沒想像過有寶寶的生活,但女兒出生后,,換尿不濕,、沖泡奶粉、給寶寶洗澡……這位新手媽媽還是做得有模有樣,。結束了三個半月的產假,,孟嬌又被安排到新的工作崗位上,擔任采訪中心副主任,,負責處理稿件和協(xié)調一線記者的采訪,。工作又恢復到了舊時的忙碌,但在忙完了工作后,,孟嬌會盡量把時間都用來陪女兒,,和女兒一起說話、游戲,、玩耍,。不過孟嬌不想刻意設計寶寶的成長過程,就讓她自由自在地成長才好,。
最近,,孟嬌剛結束了沈陽市“兩會”的采訪,所以那段時間她和女兒“小別”了一下,,曾經連續(xù)三天沒見到女兒,。兩會結束后,她的第一件事就是回家看女兒,。沒想到那幾天女兒正因為扁桃體發(fā)炎發(fā)起了高燒,。看著女兒小腳上扎著吊瓶的樣子,孟嬌心疼極了,。
孟嬌把工作和寶寶之間的關系比作蹺蹺板,,如果某一時段工作重要,那么就向工作靠近一些,,如果工作進入常規(guī)狀態(tài),,那么蹺蹺板的重心就向寶寶偏重一些,這種你高我低的過程其實夾雜著快樂和煩惱,,沒有寶寶的話是體味不到的,。
孟嬌的女兒現(xiàn)在非常戀媽媽,女兒每每脆生生地叫一聲“媽媽”,,都會讓她心頭一熱,。孟嬌說她對現(xiàn)在的狀態(tài)非常滿足,在和朋友聊天時,,話題常常不自覺地轉到育兒上面,。朋友都笑說,這位當年最堅決的“丁克”,,變成了現(xiàn)在最幸福的媽媽,。
懷孕以后,LILI一直沒有停止工作,,懷孕8個月的時候,,還挺著個大肚子去見客戶,等到臨近分娩時才休假,。產后,,因為領導和同事的照顧,在家里休了5個月的產假后,,LILI重新回到了工作崗位,。一開始,她也有點力不從心的感覺,,因為在家里休息了這么久,,生活節(jié)奏變慢了,腦子有點轉不過來,。好在領導和同事給予了很大的支持,減輕了她的一些工作量,,這才讓LILI慢慢適應了過來,。
雖然熱愛工作,但是LILI也沒有因為工作而忽略寶寶,。白天,,外婆和阿姨幫忙帶寶寶,晚上下班回到家就是她和寶寶的親子時間了。一起玩游戲,、講故事,、聽音樂……在LILI看來,和寶寶在一起正好能緩解工作帶來的壓力,,所有的煩惱和難題統(tǒng)統(tǒng)溶解在了寶寶的笑容里,。
當然了,有了孩子以后,,突發(fā)事件還是無可避免,。去年年底,公司召開客戶答謝會,,家人卻正好都有事沒法幫忙帶寶寶,,于是LILI只好帶著寶寶去公司參加答謝會,幸好寶寶在公司的會議室睡得非常香甜,,而且同事們一有空就幫忙照看,,所以雖然有點手忙腳亂,卻有了一番意想不到的體驗和樂趣,。
(實習編輯:張嘉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