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意社9月14日訊 2011年度拉斯克獎的獲獎名單揭曉,,中國科學家屠呦呦獲得臨床醫(yī)學獎,獲獎理由是“因為發(fā)現青蒿素———一種用于治療瘧疾的藥物,,挽救了全球特別是發(fā)展中國家的數百萬人的生命,。”這也是至今為止,中國生物醫(yī)學界獲得的世界級最高大獎,,離諾獎只有一步之遙,。
記者登錄中國中醫(yī)科學院中藥研究所網站,但該網站并沒有公布屠呦呦獲獎的相關信息,,工作人員表示,,由于正式的頒獎典禮還沒有進行,所以并未更新,。
昨日,,北京大學生命科學院院長饒毅在科學網上發(fā)博客詳細介紹了屠呦呦和她的青蒿素。饒毅認為,,盡管在青蒿素到底是誰先發(fā)現的,,曾引起爭議,但屠呦呦提出用乙醚提取這一步,,至今被認為是當時發(fā)現青蒿粗提物有效性的關鍵所在,。
昨日,中國中醫(yī)科學院中藥研究所屠呦呦的同事表示,,由于拉斯克獎頒獎在20日左右,,記者電話期間,屠呦呦已經在飛往美國的飛機上。“她基本上每天還來上班,,特意囑咐了,,年紀大了,不讓隨意把電話外給,。”其同事說,不便于透露其他情況,。
屠呦呦獲獎也引發(fā)了科學界的討論,。不少學者認為,屠呦呦今年80歲高齡,,其履歷除了發(fā)現青蒿素之外,,關于她的介紹平凡得不能再平凡,但她的成就與袁隆平的水稻一樣獲得世界承認,。
“拉斯克獎”被看作是諾貝爾獎的“風向標”,素有“美國的諾貝爾獎”之譽,。1997年以來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yī)學獎獲得者中,,近一半也是拉斯克獎得主。
■成就
失敗190多次后提取青蒿素
青蒿素是從中藥黃花蒿中提取的一種抗瘧成分,,具有抗白血病和免疫調節(jié)功能,。
上世紀60年代初,全球瘧疾疫情難以控制,。此時正值美越交戰(zhàn),,美國政府稱,1967—1970年,,在越美軍因瘧疾減員80萬人,,瘧疾同樣困擾越軍。美國不惜投入,,篩選出20多萬種化合物,,最終也未找到理想的抗瘧新藥。越南則求助于中國,。
記者登錄中國中醫(yī)科學院中藥研究所網站,但該網站并沒有公布屠呦呦獲獎的相關信息,,工作人員表示,,由于正式的頒獎典禮還沒有進行,所以并未更新,。
昨日,,北京大學生命科學院院長饒毅在科學網上發(fā)博客詳細介紹了屠呦呦和她的青蒿素。饒毅認為,,盡管在青蒿素到底是誰先發(fā)現的,,曾引起爭議,但屠呦呦提出用乙醚提取這一步,,至今被認為是當時發(fā)現青蒿粗提物有效性的關鍵所在,。
昨日,中國中醫(yī)科學院中藥研究所屠呦呦的同事表示,,由于拉斯克獎頒獎在20日左右,,記者電話期間,屠呦呦已經在飛往美國的飛機上。“她基本上每天還來上班,,特意囑咐了,,年紀大了,不讓隨意把電話外給,。”其同事說,不便于透露其他情況,。
屠呦呦獲獎也引發(fā)了科學界的討論,。不少學者認為,屠呦呦今年80歲高齡,,其履歷除了發(fā)現青蒿素之外,,關于她的介紹平凡得不能再平凡,但她的成就與袁隆平的水稻一樣獲得世界承認,。
“拉斯克獎”被看作是諾貝爾獎的“風向標”,素有“美國的諾貝爾獎”之譽,。1997年以來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yī)學獎獲得者中,,近一半也是拉斯克獎得主。
■成就
失敗190多次后提取青蒿素
青蒿素是從中藥黃花蒿中提取的一種抗瘧成分,,具有抗白血病和免疫調節(jié)功能,。
上世紀60年代初,全球瘧疾疫情難以控制,。此時正值美越交戰(zhàn),,美國政府稱,1967—1970年,,在越美軍因瘧疾減員80萬人,,瘧疾同樣困擾越軍。美國不惜投入,,篩選出20多萬種化合物,,最終也未找到理想的抗瘧新藥。越南則求助于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