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體內(nèi)出現(xiàn)濕氣過重的話,,會讓整個人非常難受,,而且去濕氣可能需要很長的過程,所以大家平時要做好預防濕氣的措施,,這需要從生活的多方面做起,,首先要學會飲食預防,平時多吃一些利尿的食物,,比如冬瓜以及綠豆等等,,另外要注意保持屋內(nèi)的空氣流通,如果體內(nèi)濕氣過重的話,可以采取下列藥材幫助去濕氣,。
去濕氣的藥材:
1,、花旗參
吃得過多生冷食物,,會導致致脾虛,可喝花旗參茶,,具健脾益胃之效,。
2、木棉花
具除濕毒及清熱功能,。
3、白術
白術是菊科植物,,其根部用作食療,。具健胃強身和對四肢乏力及食欲不振等功效。
4,、茅根
即白茅的根部,,是利尿去濕之好材料。
5、土茯苓
土茯苓乃白合科植物,,其根入藥,。具促進體內(nèi)水分流動之功效,利尿并具安神之效,。
6,、荷葉
取自荷花之新鮮葉片,曬干使用,。除了去濕利尿的作用外,,亦有開胃消食之功效。
吃什么去濕氣
白扁豆龍骨湯
食材:豬脊骨500克,,白扁豆50克,,棗干8顆,蓮子10粒,,蔥,、姜適量,水,、食鹽適量,。
做法:
1、白扁豆,、蓮子用清水浸泡半小時,,紅棗洗凈備用,,生姜切片,蔥洗凈后切蔥節(jié)備用,。
2,、豬骨洗凈后冷水下鍋,水沸后,,撈出豬骨洗去浮沫,,將血水倒掉。
3,、將焯過的龍骨放入砂鍋中,,倒入適量清水,放入泡好白扁豆,、蓮子和紅棗,,放入蔥和姜,大火燒開后,,轉小火煲2小時左右關火,,出鍋前調(diào)入少量食鹽調(diào)味即可盛出食用。
赤小豆鯽魚湯
食材:鯽魚1條,赤小豆150克,,生姜1塊,,大蒜2瓣,香菜1根,,食鹽,、黑胡椒粉、料酒,、食用油適量,。
做法:
1、赤小豆洗凈,,提前一晚浸泡,,鯽魚宰殺洗凈后在魚身上抹上少許食鹽和料酒腌漬,生姜切片備用,。
2,、開小火,平底鍋放少許植物油,,撒上鹽和姜片烹香(撒上少許鹽不會粘破魚皮),,放入鯽魚煎至兩面金黃,期間加入蒜瓣一同煎香。
3,、煎魚的同時,,把赤小豆放入砂鍋,大火燒開,,把煎好的鯽魚放入燒滾的赤小豆水中,,繼續(xù)開大火煮沸。
4,、轉小火,,小火慢煲40分鐘以上(燉煮期間不要翻動鯽魚,魚肉細嫩很容易散碎),,撒入黑胡椒粉,,最后根據(jù)自己的口味撒入少許食鹽調(diào)味即可盛出,在魚身上放上香菜裝飾即可食用,。
作用:鯽魚搭配赤小豆燉煮湯品,,能夠達到強強聯(lián)合的效果,更有助于排出體內(nèi)積存的濕邪,,預防濕邪帶來的脾胃運化不佳,、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一系列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