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血與血栓分子標志物的檢測指標與臨床各種疾患有著密切聯系,,如動脈粥樣硬化,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動靜脈血栓形成,血栓閉塞性脈管炎,、肺栓塞,、妊娠高血壓綜合癥、彌散性血管內凝血,、溶血尿毒綜合癥,、慢性阻塞性肺炎等。中醫(yī)藥關于活血化瘀的理論與治療工作研究也都涉及止血與血栓問題,。為使臨床準確運用這些指標進行診斷,,衛(wèi)生部印發(fā)了《關于出凝血時間檢驗方法操作規(guī)程》,對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APTT)和血漿凝血活酶時間(PT)等操作方法進行了詳細規(guī)范,。因此使用血液凝固分析儀(以下簡稱血凝儀)對血栓和止血進行實驗室檢查成為必要,。血凝儀分為全自動與半自動兩類,。
目前國內外各生產廠家生產的半自動血凝儀都是基于凝固法對血液凝固過程進行測量的。血液凝固是一系列凝血因子連鎖性酶反應的結果,。血液中的凝血因子以無活性酶原形式存在,,當某一凝血因子被激活后,可使許多凝血因子按一定的次序先后被激活,,彼此之間有復雜的催化作用,,被稱為“瀑布樣學說”。這種“瀑布樣學說”產生的激變在血液的生物物理特性上表現為,,電阻增大(電流法)粘度增強(磁珠法),,濁度上升(光學法)。由于電流法測量可靠性差,,因此為磁珠法和光學法所替代,。
1、光學法(比濁法)
光學法血凝儀是根據血漿凝固過程中濁度的變化來測定凝血功能,。根據儀器不同的光學測量原理,,又可分為散射比濁法和透射比濁法兩類。
?。?)散射比濁法:散射比濁法是根據待驗樣品在凝固過程中散射光的變化來確定檢測終點的,。在該方法中檢測通道的單色光源與光探測器呈90O直角,當向樣品中加入凝血激活劑后,,隨樣品中纖維蛋白凝塊的形成過程,,樣品的散射光強度逐步增加。當樣品完全凝固以后,,散射光的強度不再變化,,通常是把凝固的起始點作為0%,凝固終點作為100%,,把50%作為凝固時間,。光探測器接收這一光學的變化,將其轉化為電信號,,經過放大再被傳送到監(jiān)測器上進行處理,,描出凝固曲線。
?。?)透射比濁法:透射比濁法,,是根據待測樣品在凝固過程中吸光度變化來確定凝固終點的、與散射比濁法不同的是該方法的光路同一般的比色法一樣呈直線安排:來自光源的光線經過處理后變成平行光,,透過待測樣品后照射到光電管變成電信號,經過放大后監(jiān)測處理,。當向樣品中加入凝血激活劑后,,開始的吸光度非常弱,,隨著反應管中纖維蛋白凝塊的形成,標本吸光度也逐漸增強,,當凝塊完全形成后,,吸光度趨于恒定。血凝儀可以自動描繪吸光度的變化曲線并設定其中某一點對應的時間為凝固時間,。
2,、磁珠法
磁珠法是根據血漿凝固過程中粘度的變化來測量凝血功能的。根據儀器對磁珠運動測量原理的不同,,又可分為光電探測法和電磁珠探測法,。
(1)光電探測法:在磁珠法中光電探測器的作用與光學法中不同,,它只測量血漿凝固過程中磁珠的運動規(guī)律,,與血漿的濁度無關。在磁珠法中的一對電磁鐵安放在測試杯的兩端,,它們產生恒定的交替磁場使磁珠在測試杯中擺動,,在與磁珠擺動的垂直方向安放一對光電接收裝置,當磁珠擺幅衰減到50%時確定凝固終點,。
光電探測法中還有一種利用紅外光反射監(jiān)測器監(jiān)測磁珠運動的,,下面介紹BE系列半自動血凝儀中將另加介紹。
?。?)電磁探測法:電磁探測法又可稱為雙磁路磁珠法,,其中一對磁路用于吸引磁珠擺動,另一對磁路利用磁珠擺動過程中對磁力線的切割所產生的電信號,,對磁珠擺動幅讀度進行監(jiān)控,,當磁珠擺動幅度衰減到50%確定凝固終點。
光學法和磁珠法用于血凝檢測,,就方法論而言各有千秋,,光學法的優(yōu)點在于結構簡單、靈敏度高,。易于自動化等,。缺點在于易受特異血漿干擾,對此各廠家已采取不同措施予以彌補,。磁路法優(yōu)點不受特異血漿的干擾,,試劑量少,缺點,,磁珠的質量,、杯壁的光滑程度等,均會對測量結果造成影響,。一些廠家為推銷自身產品在方法論上大做文章,,片片面強調某種方法的優(yōu)越性是不足取的,。其一目前各國生產的血凝儀兩類方法并存,且光學法占據主導地位,,在全自動血凝儀中尤其如此,。其二判斷儀器的優(yōu)劣有多種方面包括方法、設計,、工藝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