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xié)委員,、中國醫(yī)學科學院皮膚病研究所病理科主任孫建方研究員格外關注廉價藥品提價問題。“廉價藥品退市有很多原因,,不單純是價格的問題,。”孫建方說,一方面是由于廉價藥品自身的療效和安全性,,有其他效果更好的藥上市,,屬于自然淘汰;另一方面,,一些廉價藥尚無有效的替代藥品,,但由于價格等原因藥企不愿繼續(xù)生產(chǎn)。 孫建方說,,氨苯砜是治療麻風的一種老藥,目前研究證明,,氨苯砜除了治療麻風病有效外,,還可用來治療很多炎癥性皮膚病,,是不可多得的臨床選擇藥物。“藥廠不愿生產(chǎn)氨苯砜的重要原因是該藥品價格倒掛,,國家規(guī)定的零售價每片僅0.068元;氨苯砜相對市場用量較小,,生產(chǎn)量也不是很大,使得生產(chǎn)企業(yè)沒有利潤,。這種保障性用藥需要政策支持、鼓勵,,才能保證相關皮膚病臨床治療的需要。” “一些患者通過網(wǎng)絡可以購買到這種藥,,但藥物的安全性大打折扣。”令孫建方擔憂的是,由于氨苯砜的治療范圍在擴展,,卻沒有藥品供應,,給造假者帶來可乘之機,。有人非法生產(chǎn)“氨苯砜片”在市場上推銷,,嚴重危害臨床治療的安全,。 孫建方提出,可針對氨苯砜不同治療用途和不同用藥人群制定不同的價格,。對用于麻風治療的可定價低,專供給麻風病醫(yī)院,,不得轉賣;用于其他疾病治療的定價可以適當高些,。國家應給予氨苯砜片等類似的廉價藥品生產(chǎn)的政策支持,提高價格,,鼓勵藥企生產(chǎ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