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收縮壓≥140mmHg,,或舒張壓≥90mmHg時即可確診為高血壓。單純收縮壓增高主要見于老年患者,,而單純舒張壓增高常見于中青年患者,。按照國人的調(diào)查數(shù)據(jù),在成年人群中,,單純收縮期高血壓的患病率為7.6%,,單純舒張期高血壓的患病率為4.4%,混合型高血壓的患病率為7.4%,。
一,、單純舒張期高血壓需要治療嗎?
單純舒張期高血壓,是指人體在標準狀態(tài)下測量的收縮壓<140mmHg,,但是舒張壓≥90mmHg,。單純舒張期高血壓在中青年的發(fā)生率較高,好發(fā)年齡為35~49歲。
近年來一些大型臨床研究發(fā)現(xiàn),,單純舒張期高血壓同樣是心血管事件發(fā)生的獨立危險因素,。中青年單純舒張壓高血壓患者若不及時治療,同樣會導(dǎo)致腦卒中,、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和腎臟疾病。
因此,,中青年舒張期高血壓應(yīng)在醫(yī)生指導(dǎo)下盡早開始治療,。
二、單純收縮期高血壓危害更嚴重?
單純收縮期高血壓,,是指人體在標準狀態(tài)下測量的收縮壓≥140mmHg,,但是舒張壓<90 mmHg。單純收縮壓增高主要見于老年患者,。
單純收縮壓高說明大動脈彈性低,,動脈已經(jīng)硬化,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它比收縮壓和舒張壓都高的混合型高血壓患者還要嚴重,。
臨床觀察發(fā)現(xiàn),隨著年齡增長而表現(xiàn)的單純收縮壓增高,,更難控制,,更易發(fā)生中風(fēng)和冠脈急性事件。
三,、單純舒張期高血壓患者,,優(yōu)選什么降壓藥?
目前臨床常用的降壓藥物主要有5大類,即利尿劑,、鈣通道阻滯劑(CCB),、血管緊張素轉(zhuǎn)換酶抑制劑(ACEI)、血管緊張素受體阻滯劑(ARB),、β受體阻滯劑(BB),。
目前沒有專門用于降低收縮壓或舒張壓的降壓藥物。
如舒張壓小于95mmHg,,可首選非藥物治療,。降低體重對舒張壓影響更明顯。例如,,一個體重超過標準體重的10%,,舒張壓在95mmHg左右,體重減輕5千克以上,,舒張壓可降到正常范圍,。
若采用藥物治療,,由于中青年單純舒張期高血壓患者體內(nèi)腎素水平常常較高,可優(yōu)先選用ACEI或ARB;對伴交感活性增高及心率偏快(靜息心率≥75次/分)的中青年患者,,可考慮選用β-受體阻滯劑,。
特別提醒:單純舒張期高血壓的主要原因是外周小動脈阻力增加。若心率不快,,盡量避免使用β受體阻滯劑,,因為在這種情況下,β受體阻滯劑可增加外周血管阻力,。
四,、單純收縮期高血壓患者,優(yōu)選什么降壓藥?
單純收縮期高血壓是由動脈硬化引起,,一般認為,,動脈的硬化程度與脈壓差成正比。也就是說,,動脈硬化程度越高,,脈壓差越大。
2016版加拿大高血壓教育計劃和高血壓指南,,對單純收縮期高血壓患者的建議:
初始治療應(yīng)單用噻嗪類/噻嗪樣利尿劑(A級),長效二氫吡啶類CCB(A級),、ARB(B級);如出現(xiàn)不良反應(yīng),,可選用本組的其他藥物替代。
如已使用一種藥物的標準劑量,,但血壓仍未達標,,可以考慮加用其他藥物(B級)。加用的藥物應(yīng)從一線藥物中選取(D級),。
α受體阻滯劑不推薦作為無并發(fā)癥的單純收縮期高血壓患者的一線用藥(A級);β受體阻滯劑不推薦作為年齡≥60歲單純收縮期高血壓患者的一線用藥(A級),。
腦卒中是我國高血壓患者的主要并發(fā)癥。與其他種類降壓藥物相比,,CCB更能有效預(yù)防腦卒中發(fā)生,,因而對于我國心血管并發(fā)癥的預(yù)防意義更大。
特別提醒:將確診有冠心病的患者收縮壓降至目標水平時,,尤其是單純收縮期高血壓患者,,舒張壓≤60mmHg者應(yīng)謹慎,因為此時心肌缺血會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