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心腦血管疾病患者應用中成藥的依從性很好,,但是一談到西藥就談之色變,。他汀類降脂藥物是目前延緩動脈粥樣硬化,預防心腦血管疾病復發(fā)的基礎用藥,。很多患者擔心應用后副作用太大,,特別是對肝臟的損害,因此拒絕應用,。
他汀類藥物不僅能夠降低血脂,,還具有防止及逆轉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作用,被公認是現(xiàn)代醫(yī)學最重要的研究進展之一,。因此,,確診心腦血管疾病的患者一般均需要長期服用此類藥物。但不少患者認為他汀類藥物“傷肝”,,尤其是服用他汀一段時間后,,發(fā)現(xiàn)轉氨酶升高了,更是確信無疑,,因此對他汀堅決排斥,。那么,到底他汀類藥物是不是“傷肝”?轉氨酶為什么會增高?還能繼續(xù)吃他汀嗎?
1 轉氨酶升高是把肝臟“吃壞了”嗎,?
其實單純的轉氨酶升高,,即單純AST,、ALT升高,而膽紅素不升高,,在臨床上并不意味著肝功能的異常,。真正準確反映肝功能的指標是白蛋白的含量、凝血功能以及直接膽紅素的含量,。
服用他汀時,,轉氨酶升高可能是由于他汀類藥物導致肝細胞膜的結構改變而引起轉氨酶外滲到細胞外的血液中,也有可能是由于肝細胞內膽固醇降低而引起的一種自然反應,。簡單來說,,就是服用他汀時,單純轉氨酶升高且升高程度小于正常上限值的3倍并不意味著您的肝功能受到了損傷,,不必過分恐慌擔心,。
2 如何應對轉氨酶升高呢?
通常認為所有的他汀都有可能會導致肝轉氨酶升高,,而且由于中國人慢性乙型肝炎的患病率較高,,且中國人對他汀的的耐受性低于西方國家,,故除在服用他汀前需要檢測肝功能外,,在開始服用他汀后4~8周后也應對肝功能進行復查,如無異常,,則可以每隔半年到一年復查一次,。
如果轉氨酶升高超過正常上限值的3倍以上,則應暫時停用他汀,,并需要每周復查肝功能,,直到轉氨酶恢復到正常水平。如果轉氨酶輕度升高但低于正常上限值的3倍,,一般不需要停藥,,可繼續(xù)正常服藥,部分患者升高的ALT可自行下降;也可以將他汀酌情減量,,因為轉氨酶升高與他汀的服用劑量成正比,,減少他汀的劑量常可使升高的轉氨酶回落,。此后再次增加劑量或選用另一種他汀后,,轉氨酶常不一定再次升高。
需要注意的是,,活動性肝病患者,、不明原因轉氨酶持續(xù)升高和任何原因肝酶升高超過3倍正常上限患者、失代償性肝硬化及急性肝功能衰竭患者應當禁用他汀,,而非酒精性脂肪肝或脂肪性肝炎患者可以使用他汀,。
吃他汀是應該監(jiān)測轉氨酶,,但是出現(xiàn)肝臟損害的是少數(shù)人,即使出現(xiàn)輕度升高,,通過保肝治療多數(shù)會恢復正常,。但是對于心腦血管疾病高危人群,他汀的應用的必須的,,有明確證據(jù)表明可以降低疾病風險,。其實權衡利弊,吃還是比不吃好,。當然,,臨床上也有過度使用他汀的情況。因此,,該吃的時候冒點風險也要吃,,不該吃的時候沒有風險也不要吃。是藥三分毒也許沒錯,,但是因為三分毒放棄十分的效果也許得不償失,。當然實際情況復雜,還需要個體化評估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