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毛旭 通訊員曾夢君)近日,,在湖北省荊州市人體器官捐獻者緬懷紀念儀式上,,27歲的王靜鄭重地在器官捐獻志愿書上簽下自己的名字。1年前,,王靜的丈夫楊濤因病死亡后,,捐獻了一肝兩腎和一對眼角膜。荊州市紅十字會會長徐朝平說,,人體器官捐獻這一挽救生命,、造福社會的工作需要建立起長效機制,讓更多人參與其中,。
近年來,,荊州市制定了《荊州市人體器官捐獻實施細則》,荊州市紅十字會與衛(wèi)生計生委結合細則出臺了《關于進一步做好人體器官捐獻工作的通知》,,成立了荊州市人體器官捐獻工作委員會,,建立起多方協(xié)作機制。將交警,、司法,、工傷、保險,、民政,、殯葬等部門作為委員會成員單位,通過各部門的相互協(xié)作,,為器官捐獻工作開辟綠色通道,。如交警、工傷部門在10個工作日內提交責任鑒定書,;司法,、保險部門為家屬提供法律援助或保險理賠;殯葬部門為捐獻者家屬提供緬懷紀念場所,;民政部門為捐獻者家屬申請救助和申辦低保證,、殘疾證等。近幾年來,,該市交警部門為數(shù)十名潛在捐獻者出具醫(yī)療搶救費擔保共計120多萬元,;司法、保險部門為數(shù)名捐獻者家屬提供交通理賠,、工傷理賠等法律援助,,成功索賠500多萬元;殯葬部門為遺體器官捐獻者紀念碑提供場地并減免殯葬費用20多萬元,;民政部門為20多名捐獻者家屬申辦低保證,、殘疾證等,。
荊州市還通過媒體宣傳、社會公益,、政府行為等層面普及理念,。目前,荊州市已有455人自愿登記捐獻遺體或器官,,實現(xiàn)遺體捐獻60例,,人體器官捐獻209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