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提高民眾的獻血熱情,各國衛(wèi)生機構可謂動足了腦筋,。在德國,,民眾不僅獻血熱情很高,而且分文不取,?! 〉聡鴿h諾威市血液中心是紅十字會的下屬機構,服務區(qū)域包括3個省和2個直轄市,,服務人口達1250萬,。該中心負責人雷爾博士告訴記者,血液中心每年接待無償獻血者80萬,,采血量達400噸。據(jù)悉,,該中心平均每天要完成43次下社區(qū)的采血服務,,每次有五六名工作人員參與。即使只有500多人的社區(qū),,他們也主動上門,。此外,在獻血前,,來中心工作的志愿者還會與獻血者會面,,解答問題并約好獻血時間。
記者來到了一個社區(qū)獻血站,。這家獻血站臨時建在漢諾威達大學的醫(yī)護中心內,,包括咨詢部、體檢部,、獻血部,、休息部,以及專為孩子設置的娛樂空間,。接待我的雅勒琳醫(yī)生說,,每位獻血者都會接受一次免費的身體檢驗,以便讓他們在第一時間了解自己的健康狀況,。她說:“獻血者通過體檢可以獲知自己的血型,,有無各類肝炎、梅毒,、艾滋病等疾病,。”這也是很多人愿意來獻血的主要原因,因為在德國,,這些項目全查下來,,至少得花1000歐元(1歐元約合人民幣10.5元)。
當天,,記者也加入了獻血隊伍,,填寫了志愿書后,就開始由全科醫(yī)生進行體檢,,主要是一些常規(guī)檢測,,包括內科、外科,、心電圖,、五官科等內容。采血時,,一直有工作人員陪我說話,。令我驚訝的是,在德國每人每次的獻血量竟是500毫升,。在抽血之后,,護士拿六七個小瓶來分裝記者的血液,然后送去化驗室,,對血液的幾大常規(guī)項目進行檢測,。抽出備用的血液將被暫時擱在一個特定的血庫里,以待進一步檢驗,。雅勒琳醫(yī)生說,,經(jīng)過嚴格檢測后,德國醫(yī)院里使用的血液基本上是安全的,。檢測的失誤率僅為百萬分之一,。
獻完血,記者和其他獻血人一起走進旁邊的餐廳,,這里提供免費的食品,,有面包、點心,、水果和咖啡等,。工作人員還送給記者一件獻血宣傳衫和電腦鼠標墊等作為紀念。
兩周后,,記者收到了德國紅十字會的感謝信,,里面有我的獻血證和體檢證明。由于記者的血液沒有問題,,以前保存的血液就被允許使用,。如果化驗結果有問題,,這些血液則會被處理掉。在記者的同意下,,檢驗結果還轉交給私人醫(yī)生,。信里有幾句話格外令人感動:請您將獻血的經(jīng)歷告訴周圍的人;請您繼續(xù)來獻血,;下次來時,,最好帶一位從未獻過血的好心人,家人,、朋友,、同事或者熟人均可。您損失了一點血液,,卻壯大了獻血者的隊伍,。
本文來自家庭醫(yī)生在線論壇,由網(wǎng)友發(fā)布,,本站僅引用以提供參考,,不代表本站贊同文章的觀點。如您認為本文在內容和知識產(chǎn)權上侵害了您的利益,,請與我們聯(lián)系:020-3761798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