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寶醫(yī)療網
參加體育運動就難免受到傷害,運動員容易遭受到的運動傷害現在已經普及到一般人身上,。骨科專家提醒,,“健身與健美不一樣,體育鍛煉不應盲目追求肌肉的發(fā)達為目的,。運動帶來飽滿的精神狀態(tài),,這才是健康的真諦。”
爆發(fā)式壓腕“殺球”累傷關節(jié)
除了手腕,,肩部,、腰部也是運動傷害較常見的地方。比賽場上常見鉛球,、鐵餅,、標槍等項目,這類運動穩(wěn)定性差,,常會傷害肩部,,容易導致肩關節(jié)脫位。這種傷害跟投擲時機、姿勢是否正確有關,。舉重運動員的腰部則最易受損傷,,腰位于人體重點、中心的地方,。隨著年齡增長,,腰部逐漸發(fā)生蛻變,如果沒有做好充分的熱身,,突然爆發(fā)式抓舉或者挺舉,,會造成椎間盤突出。更有甚者,,嚴重傷及腰椎,,導致癱瘓。
熱身做到足,,損傷降最低
“良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這對熱身運動而言尤為適合。熱身時,,先讓身體進入微熱狀態(tài),,再舒展筋骨更有利于動作的發(fā)揮。“一年有四季,,一天有24小時,,運動也有高潮、低潮,,熱身需根據各人的自身狀況決定運動量。如果精神狀態(tài)不佳,,則不適合做劇烈運動,。”趙洪普指出。有些運動健兒在某段時間的競技狀態(tài)特別好,,這時就比較容易打破紀錄,。“熱身做多少才夠,準備的姿勢如何,,這需要因人而異,。”趙洪普提醒,天冷的時候可以延長一些,,天氣熱時可以縮短,。只要專心一致投入運動,就能把損傷程度降到最低,。
“我已經做了20分鐘準備運動,,為何還會抽筋?”不少網友表示疑問。出現抽筋,,大多數人會認為熱身運動做得不夠,。趙洪普指出,實際上,,出現抽筋的原因有很多,,跟熱身不充分、運動量過大,、身體與外界溫差大有關,。有些游泳愛好者游泳時會出現抽筋,相當一部分跟水溫有關系,。另外,,身體的疲勞感大增、飲食等因素都會導致抽筋,。
巧“使勁”,,慢性勞損非必然
運動發(fā)燒友容易受傷,然而,,日復一日伏在案頭工作的白領們卻也難逃運動創(chuàng)傷,。在論壇上,不少網友大嘆“在辦公室,,一坐就是整天,,頸椎病、鼠標手通通纏住我,。”“我不經常運動,,卻還是覺得疲累,天氣越冷,,身體越累,。”運動創(chuàng)傷大多數是急性創(chuàng)傷,勞損則是一種反復持久的,、慢性的運動傷害,,甚至是非生理性姿勢造成韌帶的過度、過量的傷害,。
趙洪普指出,,“頸椎病、鼠標手的出現非必然,,學會巧妙‘使勁’就能避免,。”為什么頸椎經常會累?這是因為顯示屏放得太低,。保持正確坐姿,,面對顯示屏能夠平視,,或仰視10度—20度,就能一定程度上預防頸椎病,。鼠標手也是如此,,有些人按鼠標,著力點只放在手腕的地方,,容易導致手臂麻木不靈活,。試著把鼠標放在桌子中間,換成前臂力支撐就會有所緩解,。
個性運動:選擇慢運動更佳
“運動健身,,訓練身體的協調性比單純鍛煉某部分肌肉更重要。”趙洪普提醒,,鍛煉能加強內臟功能的協調能力,,以及四肢的平衡功能。運動過后,,我們經??吹郊∪庾兊冒l(fā)達,骨骼也更強壯,。實際上,,人體身上密布著成千上萬看不見的神經末梢,對這些神經末梢進行訓練,,對平衡的建立非常關鍵,。“正是運動中,有意無意地鍛煉了這部分神經末梢,,大腦控制肢體的能力就變得越來越強,。”
“從骨科醫(yī)生的角度而言,慢跑對身體大有好處,。慢跑時,,關節(jié)間的緩慢撞擊能夠有效鍛煉骨骼,增強骨密度,。”趙洪普表示。其次,,游泳和太極拳也是不錯的選擇,。這些慢運動所要求的力度與強度恰好適合骨骼的活動。運動過后,,懷著飽滿的精神去工作,,這才是健康的真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