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農藥特別是高毒化學農藥的過度生產,、使用對生態(tài)環(huán)境產生破壞,農藥殘留危害人體健康造成負面影響已經引起了世界性的廣泛關注,。據有關報導,,人類賴以生存的的地球,臭氧層被破壞,。南北極的冰層,、珠穆瑯瑪峰上的積雪都已受到污染,。
我國是生產、使用化學農藥的大國,,每年幾十萬噸各種農藥的實物量海陸空全方位,、全天候灑向神州大地,休說地上害蟲“三步倒”,,就是專門打地道戰(zhàn)的地下害蟲也立即“滅殺斃”,。莫說挖地三尺,都是農藥礦泉水,;就是九泉之下,,秦皇墓穴,先人尸骨,;十八層地獄,,孤魂野鬼,只要抓來檢測,,結果總是陽性,。因為很多死鬼都是化學農藥中毒身亡,不檢出化學農藥殘留才怪呢,!從此天上人間,,陰曹地府再也找不到一片凈土。
占地球十分之七的汪洋大海,、江河湖泊水面,,說白了也是一個大污水池。所有天然毒物,、化學合成有害物質以及組成這個世界所有物質的100多個化學元素,,無需在神奇奧妙的門捷列夫周期表里去尋尋覓覓;朝朝暮暮都可以在這個司空見慣的大污水池里找到,。國與國之間實現了禍水資源共享,。
因此,世界各國相繼出臺了對化學農藥特別是高毒化學農藥的禁止,、限用的法規(guī),。其中丹麥政府早已決定從1998年6月起在全國范圍內全面禁止使用化學農藥。歐盟公布2076/2002號法規(guī),,從2003年12月31日起正式禁止320種農藥在歐盟銷售,。到目前為止,歐盟已經禁止了多達450種農藥在歐盟市場銷售,。更嚴重的是由此而引起的“多米諾骨牌效應”,,美國、日本等國也已經采用或即將采用與歐盟類似的做法,。霎時間全球風起云涌,、暴風驟雨,。此時此地,我們才真正感到事態(tài)嚴重,。涉及我國農藥出口的60多種農藥和廣泛噴灑這60多種農藥的農副產品:蘋果,、柑桔、番茄,、黃瓜、谷物等只能出口轉內銷,,自己品嘗這些苦果了,。
生物農藥以其易于降解、殘留低,、污染小,、環(huán)境兼容性好以及病蟲害不易產生抗性等優(yōu)點大有取代化學農藥之勢,并且斷言生物農藥必將取代化學農藥,。
但是,,只要冷靜地想想,看看,,在一定的范圍之內生物農藥取代化學農藥是完全可以的,。而要全面取代化學農藥,完全不使用化學農藥是不可能的,。生物農藥和化學農藥各有各的優(yōu)勢和缺陷,。就好比中藥代替不了西藥,西醫(yī)取代不了中醫(yī)一樣,,各有千秋,。況且市場規(guī)律,只能由消費者說了算,。
生物農藥能夠完全取代化學農藥無疑是一件好事,,也是農藥界奮斗發(fā)展的方向。但是生物農藥要全面取代化學農藥必須與化學農藥相比具有以下各方面的優(yōu)勢,,市場才認可,。
1. 見效快。起碼與同類化學農藥一樣,。
2. 制劑穩(wěn)定,。
3. 成本價格低。起碼與同類化學農藥持平,。
4. 貯存使用方便,。
5. 水基化,殘留低,。
如果與化學農藥相比只有一,、二項優(yōu)勢,,而要農民掏腰包就不那么容易了。生物農藥的推廣應用是21世紀的發(fā)展方向,,但是也不要忘記農藥水基化同樣是21世紀農藥劑型發(fā)展的方向,。如果生物農藥仍然是以粉劑、乳油劑型當家,,與化學農藥粉劑,、乳油劑型一樣,認為生物農藥不污染環(huán)境就很難自圓其說了,。
化學農藥能致人于死地,。這是人盡皆知的常識,是真理,。據世界衛(wèi)生組織統(tǒng)計,,全球每年農藥中毒的人數約有300萬,而我國約數萬到10萬人,。20世紀90年代以來,,每年約有5000~7000人因農藥中毒而死亡。
化學農藥也能促使人類長命,。有人認為這是無稽之談,,是謬論,但這確是事實,。中國是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古國,,在中華大地不使用化學農藥、不受化學農藥污染,、不受化學農藥殘留毒害至少已有4900年的悠久歷史,。但是我們的祖先,多少億萬中國人過的絕對不是神仙般的生活,,而是過著“千村霹靂人遺矢,,萬戶蕭疏鬼唱歌”人不人、鬼不鬼的悲慘生活,。中國人在解放前的人均壽命充其量也只有40歲左右,。
新中國成立后,大力發(fā)展化學農藥,,最大程度地滿足了農業(yè)上,、衛(wèi)生上的需要,也送走了“瘟神”?,F在中國人的人均壽命已奇跡般地達到70歲以上,,而且還在不斷提高。
日本是世界上數一數二單位面積上使用化學農藥最多的國家,,而日本國也是世界上最長壽的國家,。男人人均壽命為80歲,,女人人均壽命為82歲。
筆者并非鼓吹使用化學農藥越多越好,,濫用化學農藥《寂靜的春天》就會降臨人間,。但是這些事實至少說明合理使用化學農藥,科學使用化學農藥與農作物收成有正相關的關系,。由于農作物的增收,,促進了養(yǎng)殖業(yè),因此人們餐桌上的食品豐富了,,生活提高了,。同時傳播各種疾病、瘟疫的生物媒介也被化學農藥“斬盡”,、“殺絕”、“一掃光”,,有利于提高人類的壽命,,難道這不是真的嗎?有一弊必有一利,,禍也化學農藥,,福也化學農藥。
化學農藥的生產使用是利大于弊,。造成環(huán)境惡化也并非化學農藥一家的責任,。化學農藥的弊端要克服,,化學農藥要向綠色化學農藥發(fā)展,。生物農藥也并非盡善盡美,同樣要克服自身的不足,,才有廣闊的市場,,美好的前景。
“歐盟第2076/2002號法規(guī)”沒有雙重標推,,也不是針對中國的,。法規(guī)對化學農藥同時也對生物農藥敲響了警鐘!眾所周知生物農藥高效霉素和蘇云金芽孢桿菌-δ內毒素,、土霉素和龍膽紫等同樣列入了封殺的“黑名單”,,被逐出歐盟農藥市場。這不能不引起生物農藥界的震驚,,給當前炒得炙手可燙的生物農藥無異于潑了一瓢冷水,。
有效霉素是1972年日本武田藥品工業(yè)公司開發(fā)成功的廣泛用于水稻紋枯病的抗生素生物農藥。而微生物殺蟲劑蘇云金芽孢桿菌(Bt)是1911年貝利納于德國蘇云金地區(qū)發(fā)現而得名,。它是一種病原細菌生物殺蟲劑,,歐盟對蘇云金桿菌的內在性質對環(huán)境對人體的健康影響比其它國家了解得多,。生產者無法自己舉證自己的產品是“清白”的;而歐盟卻能證明蘇云金桿菌-δ內毒素是對環(huán)境對人體與被禁止的化學農藥一樣,,同樣是有負面影響的,。
生物農藥特別是活體生物農藥比化學農藥更復雜、更深奧,。也許是歐盟以外的國家由于對生物農藥的開發(fā)應用時間比化學農藥短,,研究的深度和廣度有限,或者說還不夠全面,,所以有太多的未知數,。而宣傳炒作上全盤肯定所有生物農藥,諸如“安全無毒,,不污染環(huán)境,,無殘留”等等。因此更加忽視了這方面的深入研究,,也生怕研究出不利于推廣應用某些生物農藥的結論來,。
1998年就有報導:“歐洲農業(yè)和環(huán)保協會認為,活組織是最復雜的,,它可產生短期內不易發(fā)現的影響,。殺蟲劑就是一例,因為經過三十多年的研究才發(fā)現,,它對人體的激素和生殖系統(tǒng)有影響,。”是藥三分毒,有一利,,必有一弊,。
根據有關的資料和報導,微孢子蟲治蝗蟲是現代比較先進效果也比較好的生物防治蝗蟲的好辦法,。但是只適應蝗蟲密度中等和3齡期以下的蝗區(qū),。微孢子蟲是單細胞生物,蝗蟲吃下微孢子蟲后便寄生在蝗蟲的體內,,大約2~3周發(fā)病,,最后死亡。微孢子蟲濃縮液,,必須貯存于-20℃的冷凍室里,。
1998年刊登在《農藥市場信息》第6期上的一篇題為“蝗蟲已進入暴食階段,農業(yè)部要求打好治蝗攻堅戰(zhàn)”的報導,,報導了“初步統(tǒng)計山東,、河南、河北、天津等9省累計已發(fā)生夏蝗面積達1200多萬畝,,約比常年增加40%,,二是蟲口密度高,比常年高2~3倍,,河南中牟,、山東無棣等部分蝗區(qū)甚至高幾十倍、甚至高上百倍,。”2001年和2002年更加嚴重,,面對鋪天蓋地的飛蝗,地毯式的毀滅農作物,、草原,、竹林……等。不難看出:
1. 如果只用生物農藥的話,,蝗蟲吞下了微孢子蟲后,,農民的莊稼仍然是飛蝗的“最后的晚餐”。然后悠哉游哉“兩至三周”以后才“安樂死”,。而三齡期以上的蝗蟲照樣產卵生兒育女,,為蝗族繁衍后代。
2. 生物農藥離不開化學農藥,。
火燒眉毛的農牧民買了生物農藥后仍然要買化學農藥才能遏制住可怕的飛蝗。
3. 如果用聯合國糧農組織推薦的化學農藥銳勁特防治飛蝗的話,,那就值得令人深思了,。銳勁特用量小,防治蝗蟲用銳勁特5%懸浮劑每畝只用10ml,。擊倒速度快,,用藥后幾小時蝗蟲即被擊倒。用藥靈活,,對蝗蝻和成蟲均有效,,可在任何蟲齡時間用藥。再大的蝗災都可以用飛機噴灑在短時間內大面積的消滅,;也適合個體農牧民與蝗蟲單打獨斗,。因此雖然銳動特價格昂貴,但消費者仍樂意購買,。
4. 貯存苛刻,,使用不方便。
微孢子蟲濃縮液必須貯存于-20℃的冷凍室里,。貯存條件太苛刻,,個體農牧民做不到,做不到就必然影響到治蝗效果。因此只有國家出錢,,由政府有關專業(yè)部門承包才有效,。
不管是化學農藥還是生物農藥或者是其它商品,在商品性能,、價格同等或者差別不大的情形下,,商品使用方便往往是贏得消費者的青睞、奪取市場的一大法寶,。只要進入市場就會發(fā)現懶人皮鞋基本上取代了鞋帶式的同樣皮鞋,。還有拉鏈衣物、方便面,、傻瓜照相機,、組合家具、遙控電視機等等,,無不是以方便二字獨占市場鰲頭的,。
有報導生物農藥“叫好不叫座”。其原因之一據說是農民素質低,、不識貨,、不會用,所以不解囊,。但是并非所有的生物農藥都是叫好不叫座,,象阿維菌素,農民既叫好也叫座,,而且叫得震天響,,阿維菌素已成為農藥市場的寵兒。對于化學農藥,,也不是所有化學農藥都叫好又叫座,。倒是由于農民對化學農藥太識貨、太會用因此對很多化學農藥既不叫好也不叫座,。原因何在,?關鍵是商品本身是否適合市場需要,是否價廉物美,,是否使用方便,,是否安全環(huán)保。市場對任何商品都是公平的,、競爭的,、自愿的。“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把造成環(huán)境惡化的全部罪名都加在化學農藥頭上是不公正不公平的。化學工業(yè),、鋼鐵工業(yè),、冶金工業(yè)、制藥工業(yè),、石油工業(yè)以及燃煤燃油燃氣交通工具,、民用燃煤燃氣等是造成環(huán)境污染、溫室效應,、臭氧層被破壞的大戶,。化學農藥并不能代表所有的化學工業(yè),。自然界中從未發(fā)現過的人工合成化合物估計已有10萬種化學物質進入人類環(huán)境,。其中有很多是有毒的化學物質,包括化學農藥在內,。而在世界各國注冊登記的化學農藥品種大約1500種左右,,化學農藥只占1.5%左右。
化學農藥在人工合成,、使用過程中對環(huán)境造成污染,。而生物農藥是在動植物、微生物體內進行生物化學合成不污染環(huán)境,。但是在原料的貯存和提取生物農藥過程中造成環(huán)境污染,,有的三廢排放還相當嚴重。
聯合國南通農藥劑型開發(fā)中心冷陽高級工程師的一篇“二十一世紀初葉農藥發(fā)展的主旋律”論文中指出:“就植物源農藥而言,,一要解決活性成份提取的工藝創(chuàng)新問題?,F有的以浸泡、蒸發(fā),、溶劑提取或結晶,、甩水的傳統(tǒng)辦法為基礎的工藝所產生的廢水,、廢渣遠比合成化學農藥多,,這種以犧牲生產地環(huán)境來換取藥物使用的做法,不符合二十一世紀的要求,。”
植物源農藥的原料如印楝種子在貯存過程中產生黃曲霉素,。黃曲霉素是劇毒物質,是眾所周知的強的致癌誘變劑,。黃曲霉毒素帶進印楝素制劑應用,,人吃了噴灑含有黃曲霉素毒素殘留的農副產品,無異于蝗蟲吞了微孢子蟲一樣,,安全嗎,?
2002年4月8日和26日中國對日本出口的40噸蜂蜜中,因檢出生物農藥抗生素殘留而全部退貨。
化學農藥與生物農藥實際上并沒有絕對的分界線,。所謂化學農藥就是指用人工化學合成的具有特定生物活性功能的有機或無機化學物質,。而生物農藥具有特定生物活性功能的有機物質是在動物、植物以及微生物體內在酶的催化作用進行生物化學合成后再進行人工提取加工而成的農藥,。而仿生物化學農藥正是脫胎于天然生物農藥,,是以天然產品中的活性物質作為母體,先進行模仿,,后人工合成,,在結構上可以完全一樣也可以不一樣。為了提高活性而進行結構改造,,創(chuàng)新合成出青出于藍而勝于藍的仿生農藥,。由此可見,不管是化學農藥,、生物農藥或者介于兩者之間的仿生農藥都離不開“化學合成”四個字,,都是化學合成或生物化學合成的產物。
不要以為動物,、微生物的體內生物化學合成的產物不能用人工化學合成的方法制造,,也就是說動物、微生物的代謝產物同樣可以用人工化學合成的方法獲得,,只要這個代謝產物有肯定的,、突出的特效作用,有著巨大的商業(yè)價值,,遲早總會有化學家,、生物化學家把它用人工化學合成出來。例如尿素,,它是人類和哺乳類動物在體內生物合成的代謝產物?,F代氮肥工業(yè)化學合成的尿素和人類、哺乳類動物排出的尿液中的尿素完全一樣,。在這里生物化學合成和人工化學合成已經完全沒有任何絲毫的區(qū)別了,。有很多生物活性物質之所以不用人工化學合成制取,是因為人工化學合成的成本太昂貴而放棄了,。
化學農藥與生物農藥之間不是誰取代誰的對立關系,,而應該是優(yōu)勢互補、取長補短的誰也離不開誰的雙贏關系,。因此有識之士很早也很自然的把生物農藥與化學農藥復配成新的制劑,,并且已經登記、生產和使用,,并已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例如阿維菌素與有機磷類,、菊酯類、煙堿類和噠螨靈等復配的不少制劑就是,。
生物農藥在克服自身的缺點過程中不斷提高和完善會有美好的未來,。化學農藥也不會停留在原來的水平之上,。綠色化學作為21世紀國際的中心科學已經潮涌全球,。綠色化學是利用化學原理在化學品的設計、生產和應用中消除或減少有毒有害物質,,沒有或盡可能減少對環(huán)境的負作用,。綠色化學技術是在始端實現污染預防的科學手段。因此綠色化學技術的發(fā)展受到聯合國及各國政府的高度重視,,有的國家已成為政府行為,,無疑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1995年時任美國總統(tǒng)的克林頓設立了“總統(tǒng)綠色化學挑戰(zhàn)獎”,;日本制定了“新陽光計劃”,;1998年中國科技大學首次舉辦了國際綠色化學高級研究會,制定了要在五大領域首先突破的方略,,化學農藥首當其中,。
因此,不管是化學農藥還是生物農藥只能用一個標準去評價,。那就是安全,、高效、經濟,、方便,、低毒、低殘留和污染少,;是否符合聯合國,、本國以及農藥進口國的有關標準要求。公平競爭,,能者就上,;市場檢驗,用戶自選,,優(yōu)勝劣汰,。祝愿綠色化學農藥和生物農藥攜手共同譜寫21世紀的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