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廣西大學了解到,,學校動物科學技術學院目前培育成功7只體外顯微授精轉fat-1基因兔,,其中4只通過了轉基因成分鑒定,,成為世界首批采用體外顯微授精技術培育成功的轉基因兔,。
動物科學技術學院院長石德順介紹,,去年12月12日,,3只顯微授精轉fat-1基因兔在廣西大學誕生,,接著連續(xù)誕生4只,;今年1月14日,又有2只轉GFP基因克隆兔誕生,。
這一科研項目團隊成員陸鳳花研究員介紹,,這一研究歷時兩年多。去年11月,,課題組將fat-1基因與一只公兔的凍融精子在體外結合,,通過體外顯微授精方式將攜帶有fat-1基因的精子注入到兔的卵母細胞胞質中,獲得轉基因胚胎,,然后移植到代孕母兔輸卵管內,,使代孕母兔成功懷孕。
經(jīng)過一個月妊娠期,,3只轉基因小白兔誕生,。隨后,另一只采用同樣原理的代孕母兔又產(chǎn)下4只小兔,。這7只轉基因小兔平均體重65克,,而正常情況下剛出生小兔的平均體重為50克。目前,,轉基因小兔出生后健康狀況良好,。
陸鳳花介紹,近日課題組從采用體外顯微授精方法出生的5只轉基因兔身上提取部分組織,,進行分子生物學鑒定及基因表達產(chǎn)物檢測,,結果顯示其中4只為轉fat-1基因兔,其體內的ω-3多不飽和脂肪酸比普通兔子提高了約3倍,,在預防和治療人類心血管疾病,、關節(jié)炎、癌癥等方面有重要作用,。
2010年12月19日,,世界首例轉基因克隆水牛在廣西大學誕生。而此次最后出生的2只轉GFP基因克隆兔,,與去年出生的轉基因克隆水牛一樣,,身上攜帶是熒光標記基因,在紫外線燈下全身發(fā)出綠色熒光,。(生物谷Bioo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