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以來,一提到轉基因,,不少人都會報以警惕的目光,,這使得轉基因食品一直難以端上餐桌。而近日農業(yè)部批準發(fā)放了三個轉基因大豆進口安全證書的消息,,使得轉基因食品再度引發(fā)廣泛關注,。
對待轉基因食品,人們的態(tài)度儼然分成了兩派,,雙方爭執(zhí)不下,,互不相讓。對于轉基因食品的利弊,,現(xiàn)在科學家似乎也沒有一個統(tǒng)一的答案,,這使得圍繞轉基因食品的爭論也一直持續(xù)不斷。有食品專家認為,,消費者應理性對待轉基因食品,,不必談“轉基因”色變,。
批準進口引爭議
新華社日前發(fā)布消息稱,根據國家農業(yè)轉基因生物安全委員會評審結果,,農業(yè)部批準發(fā)放了巴斯夫農化有限公司申請的抗除草劑大豆CV127,、孟山都遠東有限公司申請的抗蟲大豆MON87701和抗蟲耐除草劑大豆MON87701×MON89788三個可進口用作加工原料的農業(yè)轉基因生物安全證書。
據了解,,截至目前,,農業(yè)部已經公開的進口用作加工原料的農業(yè)轉基因生物安全證書共有82個。其中,,孟山都已經獲得了24個中國農業(yè)部批準的進口轉基因安全證書,,涵蓋從大豆到玉米、油菜,、棉花準許進口轉基因作物的領域,。
“中國有迫切的食用油需求,這就需要大量的大豆,。”中國農科院專家李先德表示,,中國本土耕地有限,大豆供應不足,,產量有限,,只能依賴進口。目前美國,、巴西,、阿根廷三國的大豆產量占據全世界的80%左右。中國只能從這三個國家進口,。
然而,,農業(yè)部批準發(fā)放三個轉基因大豆進口安全證書的消息,猶如一顆重磅炸彈,,一經公開便在公眾間炸開了鍋,。針對輿論質疑,6月14日,,中國農業(yè)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研究員,、農業(yè)轉基因生物安全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彭于發(fā)就批準進口三個轉基因大豆新品種回答媒體提問時表示,中國對這三個轉基因大豆新品種的安全評審是非常慎重的,,安全性是有保證的,。
彭于發(fā)表示,根據我國《農業(yè)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條例》,,輸出國家或者地區(qū)已經允許作為相應用途并投放市場,,是我國申請進口用作加工原料的轉基因生物安全證書的前提條件之一。三個大豆品種已在多個國家獲得批準,,并通過相關檢測,,通過了我國用作加工原料的安全證書申請,。
彭于發(fā)同時表示,我國對這三個轉基因大豆新品種的安全評審非常慎重,,從最初收到申請到批準進口用作加工原料安全證書歷時三年左右,。而發(fā)放安全證書只是說明該品種是安全的,可以進口,。進口與否以及進口數量是市場行為,,大豆進口沒有配額等貿易措施限制。
深陷“有毒”漩渦
事實上,,這已經不是轉基因食品第一次遭到質疑,。去年12月,“黃金大米”事件因有著轉基因的背景,,而一度陷入了輿論沼澤,。轉基因食品從出生起就與爭議相伴,緣于人們對其“有毒”的擔憂,。
英國期刊《食品和化學毒物學》刊登的法國卡昂大學分子生物學家塞拉利尼等人的一份研究報告指出,喂食美國孟山都公司NK603轉基因玉米的實驗鼠壽命比正常實驗鼠短,,并且前者出現(xiàn)腫瘤的幾率更高,,整個報告有圖有真相,令人觸目驚心,,印象深刻,。
法國科學家表示,正是肝臟和腎臟中的高毒素導致了小白鼠的死亡,。這份報告一出,,立刻引發(fā)軒然大波。無論是轉基因的支持者還是反對者都紛紛站出來發(fā)表觀點,。歐洲食品安全局最終作出評估,,徹底否定了這種轉基因玉米有毒甚至致癌的研究結論。
然而,,轉基因玉米到底是否有害的爭論卻并沒有停止,。一些研究學者認為,對于基因的人工提煉和添加,,可能在達到食用后,,結構發(fā)生改變某些人們想達到的效果的同時,也增加和積聚了食物中原有的微量毒素,。比如對于抗蟲轉基因作物,,有觀點認為,基因抗病抗蟲的功能來自于毒蛋白基因,,蟲吃了會死,,人吃了怎么辦,?雖然科學家解釋稱,抗蟲基因不是說所有的蟲子都會被干掉,,這其中有誤讀,。但這聽起來似乎很可怕。
其次是過敏反應問題,。對于一種食物過敏的人有時還會對一種以前他們不過敏的食物產生過敏,,比如:科學家將玉米的某一段基因加入到核桃、小麥和貝類動物的基因中,,蛋白質也隨基因加了進去,,那么,以前吃玉米過敏的人就可能對這些核桃,、小麥和貝類食品過敏,。
此外,科學家們認為外來基因會以一種人們當前還不甚了解的方式破壞食物中的營養(yǎng)成分,。而當科學家把一個外來基因加入到植物或細菌中去,,這個基因會與別的基因連接在一起。人們在食用了這種改良食物后,,食物會在人體內將抗藥性基因傳給致病的細菌,,使人體產生抗藥性。
在美國,,目前有20個左右的州掀起在食品包裝上“標注轉基因”運動,。由于20多年來轉基因作物都是由種子公司在推動,因此有關這些公司“轉基因陰謀”的觀點得到認同,。孟山都便因為轉基因種子一直遭受詬病,。
但值得注意的是,雖然目前在全球范圍內,,對轉基因玉米,、大豆、棉花等作物的質疑和反對聲不絕于耳,,實際上,,作為世界農業(yè)增產的重要手段,“轉基因化”已成世界農業(yè)發(fā)展的大勢所趨,。即使原先對轉基因作物持強烈反對態(tài)度的歐盟,,也早已批準種植多種轉基因作物。
“因為受了一些宣傳的影響,,民眾可能會產生迷惑,。實際上美國從1996年到現(xiàn)在已經推廣了17年,全世界75%的國家都生產,、進口了轉基因作物,。”中國農業(yè)大學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戴景瑞指出,到目前為止沒有任何一個人,,沒有任何一個環(huán)境受到轉基因食品的危害,,少數人把轉基因妖魔化,是不負責任的,。
安全性尚無定論
很長時間以來,,有很多人在問:“轉基因作物對人體真的安全嗎?”然而,,一直以來深陷“有毒”漩渦的轉基因作物,,卻無法回答。因為它面臨著一個尷尬現(xiàn)實:安全性始終沒有最終定論,。這也使得圍繞轉基因的爭論,,一直在繼續(xù)。
“沒有一個人因為食用轉基因食品而生病,,更沒有人致死,。”美國植物細胞生物學家布魯姆瓦爾德表示,人們對轉基因作物安全性的擔心主要出于不了解,,認為轉基因屬于非自然的育種方式,,存在安全隱患。實際上,,動植物在自然狀態(tài)下也會出現(xiàn)基因突變,轉基因不過是運用人類之手,,有選擇地引導基因變化而已,,這只是人類漫長育種史的一個發(fā)展階段,今后還會有更先進的育種方式產生,。
事實上,,國際上一些重要的食品安全相關的組織都認可了轉基因的安全性,譬如說聯(lián)合國糧農組織,、世界衛(wèi)生組織,、歐盟委員會、美國科學院,、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都確認轉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在轉基因領域科學家看來,轉基因糧食在增產和抗蟲害等方面就有著極大的貢獻,。
聯(lián)合國糧農組織2011年公布數據顯示,,世界市場上82%的棉花和75%的大豆都已經轉基因化。據總部設在美國的國際農業(yè)生物技術應用服務組織介紹,,自上世紀90年代中期起轉基因作物在全球范圍推廣種植,,2011年全球轉基因作物種植面積達到1.6億公頃,,包括德國、西班牙等歐盟國家在內的29個國家已批準24種轉基因作物的商業(yè)化種植,。世界衛(wèi)生組織2005年發(fā)布報告說,,國際市場上交易的轉基因作物均經過嚴格審核,在大量實踐中并未發(fā)現(xiàn)危害人類生命健康的事例,。
據了解,,全球至今沒有完全公開轉基因物種的詳細報告,所以大眾對于轉基因食品或者作物都會存在疑慮的心理,。食品安全專家董金獅表示,,目前中國視同轉基因食品是無害的,“因為在現(xiàn)有的試驗科學條件下,,沒有結論證明轉基因食品對人體一定有危害,,但也不能證明一定無害,所以視同無害,。”
在中央民族大學生命與環(huán)境科學學院首席科學家薛達元看來,,“轉基因是否有害,說不清楚”,。因為一些機構做的一些實驗,,說轉基因對健康是有危害的,但是這個報告出來之后,,后面總是被否定的,。“這里面一種情況就是它真的可能對健康不會有那么大的問題,第二種情況也可能是生物技術公司勢力比較強大,,施加了壓力,,所以究竟是哪一種沒有辦法區(qū)別。”
而在學術界和民間對轉基因的安全尚有爭議之時,,農業(yè)部曾經在其科普宣傳活動《百名專家談轉基因》中表示:將新興的轉基因技術妖魔化的無知謬論及盲目排斥,,必不利于國家科技的進步,不利于國家糧食問題的解決,。
轉基因食品和普通食品有何區(qū)別,?
鏈接
轉基因食品是利用現(xiàn)代分子生物技術,將某些生物的基因轉移到其他物種中去,,改造生物的遺傳物質,,使其在形狀、營養(yǎng)品質,、消費品質等方面向人們所需要的目標轉變,。以轉基因生物為直接食品或為原料加工生產的食品就是“轉基因食品”。
上世紀80年代末,科學家們開始把10多年分子研究的成果運用到轉基因食品上,,1995年成功地生產出抗雜草黃豆,并在市場上出售,。又經過7年的努力,現(xiàn)在他們利用基因技術已批量生產出抗蟲害,、抗病毒、抗雜草的轉基因玉米,、黃豆、油菜,、土豆,、西葫蘆等。目前,,轉基因食品的主要產地是美國,、加拿大、歐盟,、南非、阿根廷等,。
常規(guī)雜交育種是將整條的基因鏈(染色體)轉移,,而轉基因是選取最有用的一小段基因轉移,。因此,,轉基因比雜交具有更高的選擇性,。目前,,全世界已成功研發(fā)600多種轉基因種子,大多數誕生在美國的實驗室,,但美國投入商業(yè)使用的轉基因作物只有8種,,即玉米、大豆,、棉花,、油菜籽、甜菜,、苜蓿、木瓜,、南瓜。轉基因作物由于具備抗蟲害,、產量高等優(yōu)良特性,,還為人類帶來增產增收、節(jié)約耕地,、保護環(huán)境等良好收益,。不過,,轉基因作為一種新興的生物技術手段,,它的不成熟和不確定性,使得轉基因食品的安全性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生物谷Bioon.com)
特別申明:生物谷轉載上述內容,,不表明同意其描述,,僅供讀者參考,并不構成觀點或建議。
專家觀點:
彭光謙:八問主糧轉基因化http://www.bioon.com/master/talent/581263.shtml
黃大昉:“反轉基因思潮”辨析http://www.bioon.com/master/talent/580547.shtml
李寧:研發(fā)能證明轉基因沒有問題,,能打消老百姓疑惑的技術http://www.bioon.com/master/talent/579810.shtml
曹廣福:轉基因是否有害,?現(xiàn)在是下結論的時候嗎,?http://www.bioon.com/master/talent/578124.shtml
賈士榮:阻擋轉基因將成為歷史罪人http://www.bioon.com/master/talent/577114.shtml
曾慶平:我對轉基因的態(tài)度http://www.bioon.com/master/talent/577111.shtml
林敏:轉基因熱點爭議問題及應對策略http://www.bioon.com/master/talent/576542.shtml
轉基因:中國該拒絕還是該發(fā)展——訪中國農業(yè)生物技術學會常務副理事長林敏http://www.bioon.com/master/talent/576015.shtml
陳君石院士駁“轉基因大豆致癌說”:無流行病學證據http://www.bioon.com/master/talent/574296.shtml
黃大昉:我為什么支持轉基因http://www.bioon.com/master/talent/574073.shtml
彭于發(fā):我國嚴格按照法律法規(guī)審批三個轉基因大豆新品種http://www.bioon.com/master/talent/57203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