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茶葉農藥殘留檢測又有新動向,記者獲悉,,蘇州,、信陽、廣東等地發(fā)生多起茶葉農殘超標事件,。
據蘇州食品安全辦公室此前公布,,有4個批次的茶葉因為三氯殺螨醇超過標準值,被判為不合格,。信陽市發(fā)現有多個茶葉產區(qū)存在過度使用農藥的現象,,而廣東省農業(yè)廳則在日前對全省部分農產品中農藥殘留情況的抽檢中,,發(fā)現有近7%的茶葉農殘超標。
有數據顯示,,中國是世界最大的產茶國,,產量達140萬噸,占全球茶產量的33%,。然而,,“大而不強”是很多業(yè)內人士對我國茶業(yè)的共同看法,目前,,中國還沒有一家企業(yè)能像立頓紅茶或者川寧一樣,,成為世界知名品牌,其中農殘就是最大的阻礙之一,。
中外檢測標準不一制約出口
據了解,,農藥殘留項目一直是歐盟對我國茶葉檢驗的重點內容,據寧波檢驗檢疫局多年來對寧波出口茶葉原料農藥殘留監(jiān)控數據分析,,茶葉原料中農藥檢出主要集中在菊酯類農藥和毒死蜱,、硫丹等農藥品種。
將歐盟和日本制定的茶葉農殘標準與我國現行標準對比可以發(fā)現,,歐盟,、日本制定明確殘留標準的農藥品種比國內多很多,對可檢測的農藥幾乎都設定了最大殘留量,,因而農藥檢測都有規(guī)可依,。在1999年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前,歐盟曾大幅度擴大茶葉農殘檢測的范圍,,檢測品種由原先的7種增至目前的227種,。日本的農殘檢測項目也高達200項。
而根據《食品中百草枯等54種農藥最大殘留限量》(GB26130-2010),,當前我國對茶葉農殘的檢測項目僅7項,,只有滅多威、硫丹等可以查詢到最大農殘限量數值,。國標中,,毒死蜱、吡蟲啉,、百草枯等常用農藥均沒有規(guī)定最大農殘限量,,這意味著執(zhí)法部門無法對檢測結果進行判定。
在農殘限量數值方面,,歐盟采取的是“零容忍”的原則,,在可對比項目中,農殘限量普遍比國內低很多,如滅多威在歐盟標準中要求不超過0.1mg/kg,,中國標準則是3mg/kg,,高出30倍。更顯著的差距體現在殺螟丹和除蟲脲的限量標準上,,這兩項中國標準分別是歐盟標準的200倍和400倍,。值得注意的是,歐盟對除草劑草甘膦的限量是一個例外,,中國標準不得超過1mg/kg,而歐盟則定為2mg/kg,。不過,,由此并不能得出發(fā)達國家的茶葉農殘要求比中國更嚴格的結論,日本標準就與中國標準相近并相對寬松,。在日本標準中,,硫丹、草甘膦的殘留限量分別是中國標準的1.5倍和20倍,。
“中國茶葉確實存在某些農殘超標的現象,,但歐盟的農殘檢測標準也有貿易壁壘意味。”信陽國際茶城運營公司總經理歐陽道坤告訴南都記者,,歐盟在有些指標的設定上,,似乎專門針對中國茶農的農藥施用情況,所以不排除里面有貿易壁壘,。
茶葉分散種植生產模式難以突破
“除了通過檢測農藥殘留來遏制農藥不規(guī)范使用外,,在茶葉生產過程中禁用某些農藥品種也可以起到一定的控制作用。”食品行業(yè)分析師王天賜認為,,對于滅多威,、硫丹等高毒農藥,歐盟和中國均禁止在茶葉上施用,,三氯殺螨醇雖是低毒,,但因高殘留的特性也被列入了黑名單。不過,,禁止施用并不等同于禁止檢出,,現行國家標準只規(guī)定了以上禁用農藥的最大殘留限量,只有經檢測超過殘留限量才可以判定為不合格茶葉,。
由于國內外,、國內不同產區(qū)間禁止在茶葉上使用的農藥種類有差別,也使得茶農在茶葉用藥選擇上較為混亂,。比如安溪縣人民政府于2009年發(fā)布通告規(guī)定,,禁止在該地區(qū)銷售和使用甲胺磷、甲基對硫磷(甲基1605),、六六六等高毒,、高殘留以及含有以上成分的農藥,,并禁止使用除草劑、植物生長激素,、葉面肥,。這些禁用規(guī)定就比國家和其他產區(qū)嚴厲很多。
“目前茶葉種植的過于分散化造成監(jiān)管困難,,是茶行業(yè)的共識,。而跟其他農產品相比,茶葉實現集約化種植生產似乎更加困難,。”歐陽道坤告訴南都記者,,“目前茶葉的種植基本都是分散農戶的模式,這種做法難以對質量進行控制,,因為成本的關系,,企業(yè)在生產環(huán)節(jié)上只能做到抽檢,而無法每家每戶都進行檢查,,要加強監(jiān)管,,茶葉種植生產模式和產業(yè)鏈亟需做出根本改變,從而實現集約化的種植和生產,,然而,,茶很多都是長在山里,分布得異常分散,,要實現集約化生產難度要比其他農產品大得多,。”
半年“農殘超標”大事一覽
6月24日綠色和平項目表示,在2012年7月至2013年4月之間,,其在多個城市的9家連鎖中藥房,,包括北京同仁堂、云南白藥,、采芝林等購買的65種中藥產品,,經第三方實驗室檢測,參照歐盟的農藥最大殘留標準,,其農藥殘留多達48項,。
6月6日廣東省農業(yè)廳通報了對全省部分農產品中農藥殘留情況的抽檢結果,顯示荔枝樣品農藥殘留合格率為100%,,未檢出禁限用農藥殘留和非禁限用農藥殘留超標樣品,,產品總體質量較好。但是,,食用菌和茶葉均檢出農藥殘留超標情況,。
5月4日央視《焦點訪談》報道,記者在山東濰坊地區(qū)采訪時發(fā)現,當地有些姜農使用神農丹種姜,,主要成分是一種叫涕滅威的劇毒農藥,,50毫克就可致一個50公斤重的人死亡。
3月5日據“國家質量監(jiān)督檢疫總局”網站消息,,歐盟今年將加強對我國5類食品的進口監(jiān)管,,它們分別是:冷凍草莓、芥藍,、干面條,、新鮮柚子和茶葉。這5類出口食品被懷疑農殘超標,,有的甚至含有害物質,。
2月1日江南市場送檢的19個豇豆樣本中,8個樣品農殘超標,,其中7個樣品檢出克百威、1份樣品檢出氧樂果和克百威,,不合格樣品全部來自海南省三亞市崖城鎮(zhèn),,涉及豇豆共計4.69噸。記者了解到,,江南市場封存的豇豆總量有10余噸,。
[業(yè)界說法]
信陽國際茶城運營公司總經理歐陽道坤
目前茶葉的種植基本都是分散農戶的模式,這種做法難以對質量進行控制,,因為成本的關系,,企業(yè)在生產環(huán)節(jié)上只能做到抽檢。
食品行業(yè)分析師王天賜
除了通過檢測農藥殘留來遏制農藥不規(guī)范使用外,,在茶葉生產過程中禁用某些農藥品種也可以起到一定的控制作用,。禁止施用并不等同于禁止檢出,現行國家標準只規(guī)定了以上禁用農藥的最大殘留限量,,只有經檢測超過殘留限量才可以判定為不合格茶葉,。(生物谷 Bioo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