響應《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戰(zhàn)略與行動計劃(2011-2030年)》(簡稱“行動計劃”)大會日前在京召開,。業(yè)內專家稱,,這意味著中國新一輪生物多樣性保護行動即將啟動。
《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戰(zhàn)略與行動計劃(2011-2030年)》由中國國務院審議并于2010年通過,,明確了今后20年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目標任務和保障措施。中國工程院院士金鑒明表示,,這是繼中國1992年加入《生物多樣性公約》之后的又一新契機,。
記者從環(huán)保部自然生態(tài)保護司生物多樣性保護處了解到,該“行動計劃”由環(huán)保部牽頭,,組織農業(yè)部,、國家海洋局、國家林業(yè)局,、中科院等近30個部門相互協調推進,。
“行動計劃”前5年的第一個目標就是摸清基本情況,對中國生物多樣性的具體情況加深調查了解,,以實現更好保護,。
根據“行動計劃”,到2015年,,中國將完成8-10個生物多樣性保護優(yōu)先區(qū)域的本底調查與評估,;使陸地自然保護區(qū)總面積占陸地國土面積的比例維持在15%左右,并使90%的國家重點保護物種和典型生態(tài)系統類型得到保護,。
據悉,,響應大會召開后,一系列科普宣傳,、知識培訓,、經驗介紹、圖片展覽,、學術論壇,、國際交流等活動將廣泛展開。
由于缺乏足夠的資金支持和項目實施監(jiān)督機制,、公眾生物多樣性保護意識還有待提高等原因,,之前中國的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效果欠佳。
北京植物園園長趙世偉對記者表示,,大花杓蘭曾是在北京山區(qū)常見的美麗花卉,,但由于近一二十年環(huán)境惡化、旅游開發(fā)和其他人類活動等,,使得該蘭花到目前只剩下100多株,。目前北京植物園正在通過人工授粉等生物技術進行挽救。
據了解,,中國野生高等植物瀕危比例達15%-20%,,其中裸子植物、蘭科植物等高達40%以上,。非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種群數量下降趨勢亦十分明顯,。(生物谷Bioo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