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汽車和人來“搶”吃飯碗時,,將會出現(xiàn)什么現(xiàn)象,?看似荒唐的問題,卻實實在在的出現(xiàn)在我們身旁。
近期,,全國豬肉價格一路飆升,。據記者了解,今年5月中旬,,全國各地每天的豬肉價格要上漲0.05至0.10元/公斤,。據商務部市場運行司監(jiān)測,今年5月中上旬,,全國36個大中城市的豬肉平均批發(fā)價格為14.5元/公斤,,比去年同期上漲43.1%。究其原因,,竟是玉米的價格上漲在“搗亂”:玉米價格升高,,使豬飼料成本增加,導致豬肉價格連續(xù)走高的連鎖反應,。
但這與汽車有什么關系呢,?當然是玉米向乙醇“變身”時,鑄下了大錯,。
都是汽車惹的禍
身居北京的市民一定會銘記5月27日這一天,。這天,北京的氣溫高達37攝氏度,,是56年來北京同期氣溫之最,,記者也親身體會到5月罕見的“桑拿天”。而汽車排放的尾氣(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害氣體),,成為北京氣溫逐年升高的主要原因。據記者了解,,僅北京地區(qū)的汽車保有量已經超過300萬輛,,平均每1.46個家庭就擁有一輛汽車。在北京的300萬汽車中,,私人汽車數(shù)量高達218萬輛,,占總數(shù)的73%。
此外,,“十一五”計劃第一個年頭所設立的節(jié)能減排目標未能達標,,也使政府陷入了尷尬境地。去年,,我國政府提出,,2006至2010年間,單位GDP能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減少10%的約束指標,據國家統(tǒng)計局數(shù)據顯示,,2006年我國單位GDP能耗下降了1.23%,,未能實現(xiàn)當年GDP能耗下降4%的目標的同時,,二氧化硫等汽車尾氣排放量依舊增長。
終于,,我國政府給了汽車行業(yè)更多的“照顧”政策,。6月3日,國務院發(fā)布了《關于印發(fā)節(jié)能減排綜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據了解,,整個方案中,直接涉及汽車節(jié)能減排的措施高達9項,。國家發(fā)改委產業(yè)政策司司長李萬里也表示,,汽車發(fā)展與社會發(fā)展之間已經陷入了深度矛盾,到了刻不容緩的時候,。汽車與環(huán)保的矛盾已經兵戎相見了,。
能源戰(zhàn)略不能“照貓畫虎”
在國際上,世界第一大燃料乙醇生產國——美國,,早在上世紀70年代石油危機后,,便開始以玉米為原料制造和推廣車用乙醇汽油,如今產量達到559萬噸,,市場份額占混合燃料車用油市場的12%,。2005年,美國總統(tǒng)布什簽署了《能源政策法案》,,自此拉開了玉米乙醇行業(yè)的爆發(fā)式增長,。據美國農業(yè)部估計,現(xiàn)在美國每年用于生產乙醇的玉米占到玉米產量的20%,,而這一比例在2000年只有6%,。6年前美國有54家乙醇工廠,乙醇年產量約20億加侖,,如今,,美國有100多家乙醇工廠,乙醇年產量超過50億加侖,。
面對能源短缺,、油價日益高漲的世界性問題,我國也加快了對汽車代替能源——燃料乙醇的生產步伐,。據了解,,我國政府計劃到“十一五”末期,中國燃料乙醇的年產能力將從目前的102萬噸達到500萬噸,,由此成為僅次于巴西,、美國的第三大燃料乙醇生產和使用國。
但上述美國的燃料乙醇路線是否符合中國國情值得商榷,倒是頗有幾分“跟風”之嫌,。據相關資料顯示,,2005年底,我國耕地面積為18.17億畝,,比2004年減少2000萬畝,,人均耕地面積由2004年的1.41畝下降到1.4畝,僅為世界人均5.5畝的1/4,。不容忽視的現(xiàn)實問題,,我國沒有那么多地來“種乙醇”,如按溫飽標準計算,,中國土地資源潛在生產力理論的最大人口承載能力約為15億至16億人,,哪還有多余的糧食來“養(yǎng)”汽車,這成為近期我國玉米漲價的助推器,。但大洋彼岸的美國呢,,人均耕地高達1.64公頃,是我國人均耕地的18倍,。難怪中國農科院院長翟虎渠在接受采訪時表示,,中國糧食不能承受“能源化”之重。如果大量靠玉米解決能源問題,,將會是一場災難,。我們“不能餓著肚皮開汽車”,中國國情和美國,、巴西不一樣,,不能照搬他們的模式。美國華盛頓土地政策研究所主席雷斯特表示,,現(xiàn)在食品超市不得不和生物燃料工業(yè)搶農產品了,。他強調,全球土地將無法同時養(yǎng)活全世界的人口又供應生物燃料給汽車工業(yè),,而最后的結果就是更多的人得挨餓了,。
燃料乙醇之惑
乙醇作為新能源,雖然有許多可取的地方,,但是有些問題仍不能忽視,。根據美國俄勒岡州立大學的一份研究報告表明,如果把乙醇的生產成本和運輸費用算進去,,生產生物燃料的代價太昂貴了,。該報告選擇了三種目前比較流行的生物燃料,一種是玉米制乙醇,,一種是植物纖維制乙醇,,還有一種是利用介花植物的根莖生產出的生物柴油,。專家在對這三種產品的性價比比對后,得出這樣的結論:扣除生產成本和運費之后,,這三種生物能源的能效轉化率分別為,,20%,、84%以及69%,。專家指出,盡管這些能源在環(huán)保方面都已經達標,,但代價昂貴,,生產同等質量的生物燃料所耗費的其他能源是制造汽油的7倍。以玉米制乙醇為例,,與等量的化石能源相比,,雖然能大大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量,但其制造價格卻是化石能源的200倍,。
此外,,據記者了解,最近,,美國一項研究發(fā)現(xiàn),,以乙醇為動力的汽車可
能會給環(huán)境帶來更大污染。因為,,乙醇燃料會大大增加空氣中的臭氧含量,,而臭氧是煙霧的重要組成部分。如果按計劃美國在2020年普遍使用乙醇的計劃,,每年美國哮喘病患者將增加1200人,。
同時,中國汽車新能源也面臨著新問題:以玉米,、小麥等糧食為加工原料的燃料乙醇項目紛紛確立,、燃料乙醇對糧食原料的需求量與日俱增,汽車與人“爭口糧”,,已然成為事實,。
為此,6月7日,,國務院召開關于可再生能源的會議,。會議傳出消息,中國將停止在建的煤化工項目和糧食乙醇燃料項目,,在不得占用耕地,,不得消耗糧食,不得破壞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原則下,,堅持發(fā)展非糧燃料乙醇,。凡以糧食和農田油料作物為原料的燃料乙醇,,都到了應該“急剎車”的時候了。
能源問題雖然重要,,但只有在解決人的溫飽前提下,,再去想“喂飽”汽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