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瑞典皇家理工學院(KTH)生物技術研究所的研究員保羅?哈德森公開展示了一種用來生產燃料的藻類植物,。
在尋找未來能源的過程中,,這些來自斯德哥爾摩KTH的研究人員并沒有將目光停留在近海的油井中,,而是通過遍布藍藻的深海來尋找靈感,。研究人員用藍藻賴以生存的陽光,、二氧化碳和細菌,,生產了一種類似烴的汽車動力燃料――丁醇,。
丁醇的優(yōu)勢在于,地球上擁有豐富的合成原材料,,且均可再生,。比起從玉米和甘蔗中提取乙醇,丁醇的產量可達到前者的20倍,。此項目被正式命名為福馬中心代謝工程(Forma Center for Metabolic Engineering)參與項目的人員還包括瑞典查爾莫斯大學的研究員,。該項目已獲得福馬非盈利委員會300萬歐元的贊助。
領導此項研究的保羅表示:“我們通過運用轉基因藍藻細菌,,將丁醇的生產與藻類正常的新陳代謝聯(lián)系起來,。將相應基因整合到藍藻細菌染色體的正確位置,這樣可以誘使細胞生產丁醇,,并停止其對自身正常功能的滿足,。”
通過演示表明,研究人員可以通過改變周圍環(huán)境來控制丁醇的產生,。這給控制生產提供了機會,,例如,可以在每天中的特定時間段來生產丁醇,。保羅稱:“在美國新墨西哥州,,我們已經擁有了一個更加先進的演示設備,正在致力于從藍藻中生產生物柴油,。”
瑞典生物技術屆的領軍人物――皇家理工學院教授馬賽厄斯?奧雷對此項目全權負責。他表示,,用生物工程的方法來改建微生物體內染色體組,,這是一個比較新的領域。一株僅靠陽光和二氧化碳就能生產便宜燃料的細菌可能會改變整個世界。
如今,,制約生物燃料發(fā)展的問題在于玉米乙醇,,玉米的價格在上下浮動的過程中緩慢提升,其最終價格具有不可預測性,。而且,,有限的耕地也限制了玉米產量。此外,,玉米乙醇的生產也受到國際油價的影響,,作為原料的玉米需要大規(guī)模運輸。
相比之下,,倚靠藍藻細菌生產燃料幾乎不需要培養(yǎng)空間,,而像陽光、二氧化碳和海水這樣的原材料隨處可得,,從理論上說是取之不盡的,。實驗顯示,一些藍藻細菌可以從空氣中攝取氮元素,,因此也就省去了各種化肥,。
該項目的下一步工作是保證藍藻在生產大量丁醇的同時不會死于自身的過度消耗,或是死于自身無法抵擋丁醇帶來的負作用,。新的研究會將更多的基因編入藍藻細菌,,以致終產物將會是一種可以全面替代汽油的、碳鏈更長的烴類化合物,。這個過程必須能夠在實驗室外完成,,并且能放大比例,投入到工業(yè)生產中去,。
研究人員預計,,將藍藻生產的生物燃料推向市場,并轉變成一個商業(yè)實體還需十年的時間,。同時,,他們還計劃用藍藻生產出一種更加有動力的燃料,將其應用于飛機的發(fā)動機上,。(生物谷 Bioo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