哄寶寶吃藥高招及誤區(qū) 吃中藥:果丹皮鋪舌面 取一根果丹皮,,把它對半切短,然后將半張果丹皮攤在孩子伸出的舌頭上,,然后再給孩子喝中藥,。
因為果丹皮又酸又甜地包裹住舌頭,孩子幾乎沒嘗到藥味,,藥汁就已經(jīng)順著果丹皮上面 流進喉嚨了,。至于那半張果丹皮,如果孩子愿意,,就把它當零食吃掉,,如果不愿意,那就扔掉唄,。
吃西藥丸:用鈣片練吃藥 先拿兩片鈣片當作練習,,跟孩子玩“吃藥”游戲,媽媽吞一片,寶寶吞一片,,看誰吃得又快又好。剛開始時,,孩子吞不下去,,把鈣片含在嘴里,感覺味道還不錯,。慢慢地訓練幾天,,孩子終于學會把藥片直接放入口中,不加品嘗就立即把藥片吞下去,。以后,,萬一生病要吃西藥丸,就玩這個“吃藥”的游戲,,孩子根本沒感覺到此藥非彼藥,,照樣是拿了藥片就不假思索吞下去,以表演自己嫻熟的“吃藥本領”,。
唯一的麻煩是,,玩過這個游戲的小孩,以后把所有的藥片都當作鈣片,,媽媽不得不把家里的藥品統(tǒng)統(tǒng)藏到孩子找不到的地方,,否則他一看見就興高采烈地要比賽吞藥片。 孩子有病,,當然要給他吃藥啦!但很多家長對喂藥給孩子吃這件事情并不夠“專業(yè)”,,往往犯錯了而不自 知。這包括喂藥方法,、儲存藥物方法,,以至使用一些成藥的常識等。 以下陳列了一些常犯的錯誤,,并告訴大家正確的處理方法
▲錯誤一: 用一只普通湯匙或茶匙來量藥水喂給小朋友吃,,而不用專門為小朋友而設的量藥水用試管形匙。 隨便用一只平常用的匙來喂藥水,,很容易喂了太多或太少的分量給小朋友,,影響療效。1茶匙分量相當于5毫升,,但一般餐具用的茶匙的容量由4毫升至9毫升不等,。 喂小朋友吃藥水,最好是用試管形匙;喂BB吃藥可用滴管,。若真的沒有專用的藥匙,,較理想的代替品是用來量分量的茶匙。
▲錯誤二: 沒有依指示在吃藥前搖勻藥水。 搖勻藥水才吃是有原因的,,因為需要把各種成分混合一起,,否則,開始吃的2/3藥力不夠,,到最后吃的1/3又嫌太勁,,會對小朋友有害。
(實習編輯:張嘉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