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個正午,守著電腦,,等著按時叫醒小丁同學,,送去上學。今天下午老師要帶她們這些挑出來的小朋友去校外上公開課,,要求13:30到,。看到落庭的樵小膽變樵大膽,,看到那個著急孩子身高體重的媽媽的帖子,,決定把這句話寫下來,時刻提醒自己:等待也是一種教育,。學會等待也是一種重要教育 這是某一個周日聽張梅玲教授的講座,,最讓我注意的一句話。
張教授說的是孩子在兩歲半,,男孩十三四,,女孩十一二的年齡會自我意識凸顯,這個階段會表現出主意多,,不聽話,,叛逆。應對的方法主要是等待,。等她慢慢長大,,度過這個階段。這兩個階段就像更年期一樣,,是人必須要經歷的,。當然,也象更年期,,有人反應大,,有人反應小。
回憶小丁同學的成長,,我發(fā)現這句話,,尤其重要,。 小丁從小學說話,就不鸚鵡學舌,,當時急壞了姥姥,。好在姥姥,媽媽還是照舊嘮叨,,現在的小丁,,十個有九個會說她伶牙俐齒。現在的,,背唐詩,,還是如此,你念你的,,她從來不跟讀,但是,,第二天的清晨,,你開個頭,她就能繼續(xù)了,。 上學上了快一年,,從來對于今天老師教了什么的問題做茫然狀。但,,不知道什么時候,,一竄竄的歌,童謠,,故事,,就出來了。
上了一個學期,,我才知道她的學校也開英語課,,是在某一天我說某個單詞的時候,她說這個教過,。
上個月還不會的左腳單腳跳,,這個月已經可以跳一兩步了。
今天能被選去上公開課,,也是因為這個上個學期不怎么舉手的小丁同學現在已經不僅上課安靜,,而且積極回答問題了。
……
有的時候,,真的是我們太心急了,,縱然已經接受了她是獨一無二的理念,焦慮還是不由自主,。
我要記住這句話,,在我每一個不耐煩的表情要浮現時,,在每一聲訓斥要脫口時警醒自己。
經常我會覺得她象一張磁盤,,無論我寫了什么,,都會留下印跡,雖然可能寫下的現在看不見,,但是,,總有一天它會呈現。
(實習編輯:張嘉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