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至,大人小孩都穿起了厚厚的衣服抵御冷空氣,。所謂“冷暖自知”,,但孩子們知冷暖卻無法表達,,只能依靠父母掌握幫孩子防寒的訣竅,。
冷熱交替人身體吃不消最容易感冒,,廣州醫(yī)學院附屬第三醫(yī)院兒科醫(yī)師譚小華說,1~2歲的小孩尤其容易受涼生病,。一來,,這時孩子免疫系統(tǒng)還在發(fā)育中,,自身免疫力比較低,。二來,這個年齡的孩子會走會跑了但又不太會表達身體感受,,走動多出汗不及時換衣服便容易受涼,。她建議,對6歲以下的孩子,,父母們守好的幾個保暖關卡——肚臍,、肩部、足部,。
■幼兒保暖三大要位
肚臍
失守原因:一兩歲的孩子多肚腩大大,,褲子容易往下滑;而在爬行,父母抱,,做游戲等過程中,,孩子的上衣可能被撩上至胸腹部。
改善建議:
北方的孩子里面會穿肚兜,,南方孩子沒這種習俗,。不妨為孩子選擇背帶褲、連體衣,、包臀褲等,,這樣可以把肚臍嚴密地蓋上,預防受涼,。
肩膀
失守理由:孩子睡覺時會踢被子,,肩膀是最容易暴露在外的部位。
改善建議:
家長可以有兩種選擇:要么給孩子購買睡袋,,睡袋里的寶寶只露出頭,,也可伸出手,怎么動肩膀位都有被子保護。如果沒有睡袋讓孩子在原來睡衣基礎上加個小背心也是預防受涼的好方法,。
足部
失守理由:寒從足底起,,只穿襪不穿鞋,只穿鞋不穿襪都易讓足部受涼,。雙腳離心臟最遠,,血液供應少,如果受涼會進一步使血液循環(huán)量減少,,并反射性地引起上呼吸道黏膜及微血管收縮,,使?jié)摲诒茄什康牟≡⑸锍脵C大量繁殖,容易導致抵抗力低下的寶寶患呼吸道感染,。
改善建議:
鞋子,、襪子一個都不能少,尤其穿鞋不穿襪不僅容易受涼,,出汗的腳憋在鞋內容易造成足部真菌感染,,家長可給孩子選擇全棉、透氣性好的襪子,,即使夏季炎熱赤腳也只能踩在木地板,、地毯上,不適宜直接踩在瓷磚上,。
■孩子穿得夠嗎
探鼻尖肩背溫度
孩子活潑好動,,衣服穿得夠不夠,該如何判斷呢?譚小華說,,家長可以探察兩個部位探察孩子的冷暖情況——鼻尖及肩脊,。
穿少了:肩背無汗、鼻尖涼涼
穿多了:肩背粘膩,、鼻尖溫溫
穿得正好夠:肩背皮膚干燥,,鼻尖溫暖
孩子穿多了,肩背出汗讓肩背黏黏的,。如果孩子里面的衣服濕了,,父母要及時給孩子更換。但也不能驟然給孩子減衣,,不妨解開外衣扣子讓孩子散熱就可以了,,免得適得其反。
此外,,譚小華提醒,,不到半歲的孩子鼻粘膜比較脆弱,有時受熱刺激會猛打噴嚏,,但不少家長以為這是受涼的表現(xiàn),,而給孩子加衣,,這是錯誤的。其實,,家長應該結合鼻尖和肩背的情況幫孩子散熱,。
還有的孩子泡完后打噴嚏,這可能是受寒的表現(xiàn),,因為孩子跑動后會出汗,,汗水變冷后形成受寒的原因。譚小華建議,,如果孩子開始打噴嚏,,不妨讓孩子喝點溫水驅寒。最佳預防方法則是父母隨身帶著干凈的內衣,,孩子出汗后及時換掉濕衣服,。
(實習編輯:李軒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