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的寶寶看上去那么弱小,、柔軟,,洗個澡都讓新媽媽有些無從下手,更何況寶寶小小的鼻子耳朵,、眼睛嘴巴,,該怎么保持它們的清潔、健康呢?
很多媽媽不知道該怎么清潔新生寶寶的五官,,用什么,怎么做,,都是第一次,。不做不行,做錯了更不行,?! 殞毭鎸π颅h(huán)境還不適應,難免出點小麻煩,,若是小小的眼睛鼻子出了問題,,媽媽僅僅心疼是不夠的,此時,,你的小寶寶更需要你精心的照料,。
新生兒頭面部、五官的生理特點
1.頭面部
頭部相對較大,,約為身長的1/4,,出生時頭圍33~34厘米,前囟斜徑為2~2.5厘米,,(前囟約在12~18個月時閉合),,后囟已閉或尚開放,(后囟于2~4個月時閉合),??呻[約辨認骨縫,頭皮可由于局部水腫而形成產瘤,,隨著時間的推移可自行吸收,。
面部皮膚與全身皮膚一樣十分嬌嫩,其上覆以多少不等的灰白色胎脂,,以后逐漸吸收,。胎脂吸收后,由于表皮薄,,皮膚富于血管而呈淺紅色,。多數新生兒在生后2~3天可出現黃疸,約在生后10~14天消退,。
2.五官
眼睛:眼瞼處可見到微小的出血點,,此時新生兒的眼發(fā)育尚不成熟,,有一個生理性遠視過程。大部分新生兒眼運動不協調,,常有生理性斜視,,一般在2~4周時消失,故不能在嬰兒床上方掛固定的玩具,,否則就會有內斜(俗稱對眼)的可能,。
鼻:鼻尖部可見到粟粒疹,鼻腔較狹窄,,鼻粘膜柔軟而富有血管,,遇到輕微刺激就容易充血、水腫而發(fā)生鼻塞現象,。
嘴:口腔內牙齦和硬腭上有小白點,,俗稱“馬牙”,屬正?,F象,,一般在生后2~3周逐漸消失。
耳:耳軟骨發(fā)育良好,,已形成耳廓,。出生2~7天后開始有聽覺,2~4周時能較專注地聽外界聲音,。
如何護理新生寶寶的頭面部及五官
1,、臉及面部的一般護理與清潔
準備用物:嬰兒專用臉盆一個(內置半盆溫水,水溫38~43℃),。護理籃內放柔軟棉質小毛巾兩條,、嬰兒洗發(fā)香波一瓶、消毒棉棒一包,、茶壺一把(內置溫水),、盛污物的小盤一個、小剪子一把,、干凈上衣若干,。
操作方法:用左臂抱起新生兒,并用左肘部和腰部夾住孩子的臀部和雙下肢,,左手托住頭頸部,,用拇指和中指壓住嬰兒雙耳,使耳廓蓋住外耳道,,防止洗臉水進入耳道引起炎癥,。右手將一塊小毛巾沾濕后略擠一下,先洗雙眼,。注意小毛巾擦過一只眼后要換一面擦另一只眼,,然后將毛巾在水中清洗一下,,再擦前額、面頰部及嘴角,,擰干毛巾擦干面部,。
接著洗頭。先將嬰兒洗發(fā)香波倒少許于手中,,輕輕在頭上揉洗,,注意勿流進眼睛里及耳道內,最后請另一人幫助用小茶壺的溫水沖凈頭發(fā)并擦干,。接著擦洗頸部,、腋下、前臂及手,。新生兒雙手大多緊緊握拳,如不洗凈擦干,,掌心皮膚易糜爛,。
洗閉換上干凈衣服后,將嬰兒抱起,,用消毒棉棒擦凈嬰兒鼻腔分泌物及外耳道的水漬,。注意動作一定要輕柔,棉棒不可探入鼻腔和耳道深處,,只在外圍處理一下即可,。
由于新生兒皮膚特別嬌嫩,其體內免疫機制的建立尚不完善,,皮膚稍有破損即可感染,,如處理不當,嚴重者可致敗血癥,,因此用毛巾擦體時,,一定要輕柔,最好用干毛巾吸干水份,。
2,、新生兒五官的特殊護理
(1)眼部護理
如不慎將浴液或肥皂水流入嬰兒眼內要進行眼部沖洗。
準備用物:護理籃內放細頸小茶壺一把,,內盛適量溫開水,,消毒棉棒一包,盛污物小盤一個,,接水臉盆一個,,0.25%氯霉素眼藥水一支。
操作步驟:需兩人協同,,一人將嬰兒抱好,,如沖洗左眼則將嬰兒頭偏向左側,,頭下方地上放置臉盆,右手將嬰兒左眼上下眼瞼分開,,另一人將細頸小壺壺嘴離嬰兒頭部約1~2厘米時,,將小壺略傾斜,使水緩緩沖向嬰兒眼睛,。注意沖時勿將水流入耳道,,水溫不可過高,沖洗時水壓不可過大,,以免損傷嬰兒眼部組織,。沖洗完畢用消毒棉棒吸凈眼周水漬。需要時如法沖洗對側眼睛,,沖畢雙眼各滴0.25%氯霉素眼藥水1~2滴,。
新生兒如患眼角膜炎時,則需按時點眼藥,。
準備用物:護理籃內放消毒棉棒一包,,小毛巾一塊,眼藥水利福平或0.25%氯霉素,、盛污物小盤一個,。
操作步驟:操作者先沖洗雙手,將小毛巾放于患眼外側,,用左手拇指,、食指輕輕分開嬰兒的上下眼瞼,右手持藥瓶至離眼2厘米處時滴藥1~2滴后放開手,,用消毒棉棒輕擦眼周藥液,。如雙眼發(fā)炎,則先滴患病較輕的眼睛,。
注意,,用藥前先將藥瓶對著光線仔細觀察,如有絮狀物或藥液混濁均不可用,。藥液用完放置冰箱中冷藏,。如系利福平,開瓶使用24小時后即不可再用,。滴藥時勿使藥液流入同側耳道,。
(2)鼻部護理:
新生嬰兒鼻粘膜柔軟而富有血管,遇到輕微刺激就容易充血,、水腫,,使原來較狹窄的鼻腔更加狹窄而致呼吸不暢,煩躁不安。另外,,鼻腔分泌物也是造成新生兒鼻堵的重要原因,。
準備用物:護理籃內放消毒棉棒一包,清水一碗,。
操作步驟:清理鼻腔分泌物時,,切勿用鑷子強力夾出,要先軟化鼻痂,,用棉棒沾清水往鼻腔內各滴1~2滴,,或用母乳、牛奶滴入亦可,,經1~2分鐘待鼻痂軟化后再用干棉棒將其拔出,,或用軟物刺激鼻粘膜引起噴嚏,鼻腔的分泌物即可隨之排除,,從而使新生兒鼻腔通暢,。
(3)耳部護理:
足月新生兒耳殼已完全成型,但外耳道相對較狹窄,,一旦污水流入耳道深處,,極易引起發(fā)炎,嚴重者可致外耳道癤腫,。由于新生兒的骨骼未發(fā)育完全,外耳道幾乎是一條縫隙,,發(fā)生炎癥后,,對神經的壓迫和刺激也很重,所以疼痛就較劇烈,,新生兒就表現為哭鬧不安,,夜間也難安睡,抱哄均無效,??傊绻律鷥撼3,?摁[不安,,外耳道的炎癥也是原因之一。因此,,無論是給新生兒洗頭,、洗澡或滴眼藥時,一定注意勿使污水,、藥液等流入耳道深處,。一旦發(fā)生外耳道炎癥時,應及時去醫(yī)院就醫(yī),按時服藥,、滴藥,,局部熱敷,只要治療得當,,此癥愈后良好,。
準備用物:護理籃內放所需藥水,消毒棉棒1包,、盛污物小盤一個,,3%雙氧水或生理鹽水一瓶。
操作步驟:操作者洗手后,,將新生兒側臥,,患耳朝上,用無菌棉棒輕擦外耳道分泌物,,必需時用生理鹽水或3%雙氧水清洗外耳道,,左手牽引耳殼,右手以滴瓶或滴管將藥液滴入耳道后壁3~5滴,,輕壓耳屏,,使藥液沿耳道壁緩緩流入耳內,嬰兒保持原位5分鐘左右,。注意滴耳藥的溫度應接近體溫,,(37.7℃為宜),以免刺激迷路神經引起眩暈惡心等不良反應,,注意滴藥時一手拉住耳殼向后下方牽引,,使外耳道成垂直方向,使藥液順利進入外耳道深部,。
(4)口腔護理:
正常新生兒無需做口腔護理,,只需奶后擦凈口唇、嘴角,、頜下的奶漬,,保持皮膚粘膜干凈清爽即可。如患了口炎或其他口腔疾病則需做口腔護理,。
準備用物:護理籃內放治療碗一個,,內放生理鹽水浸泡的大棉球6個,消毒液體石蠟油1瓶,,或煮沸過的食用植物油也可以,,小鑷子1把,棉棒1包,,小茶壺1個(內放溫水),,小毛巾兩塊,。
操作步驟:做口腔護理前,先洗凈雙手,,將新生兒側臥,,用毛巾圍在頦下及枕上,防止沾濕衣服及枕頭,。用鑷子夾住鹽水棉球1個,,先擦兩頰內部及齒齦外面,再擦齒齦內面及舌部,,每擦一個部位,,至少更換一個棉球。注意勿觸及咽部,,以免引起惡心,。擦洗之后用毛巾擦凈面部及嘴角,口唇干燥者涂以石蠟油或食用植物油,,口腔內根據需要涂藥,。注意做口腔護理時使用的物品一定要清潔衛(wèi)生,經過消毒方可使用,。棉球蘸取的溶液不可過多,,防止嬰兒將溶液吸入呼吸道,操作時動作要輕,,棉球要夾緊,,防止棉球掉到口腔后部,堵住咽喉部造成窒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