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紗布擦嘴到寶寶口腔護理 照料新生寶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一些常規(guī)護理的任務(wù)也可能會使你覺得非常失敗。絕大多數(shù)新手媽媽不知道如何護理寶寶的口腔,,如何讓寶寶口氣清新,。相信在專家的指導(dǎo)下,,這些難題將迎刃而解。 口腔護理是日常護理的重要內(nèi)容之一,,對于新生寶寶來說非常重要,。新生兒的口腔黏膜柔嫩,血管豐富,,唾液腺發(fā)育不足,,唾液分泌較少,黏膜較干燥,,如果護理不當,,不僅易發(fā)生口腔疾病,也常導(dǎo)致消化道和全身疾病,,損害健康,。 口腔有自凈能力 新生寶寶的口腔不需要特別清洗。
因為寶寶還沒長牙,,唾液起到天然的口腔清洗作用,,即使喂奶后口腔黏膜上殘留一些乳汁,也可通過唾液達到?jīng)_洗的作用,。每次給寶寶喂完奶后,,媽媽最好再給寶寶喝少量溫開水,將口腔內(nèi)殘存的奶液沖入消化道,,以免食物滯留在口腔中,,引起病菌繁殖。 口腔護理兩大誤區(qū) 誤區(qū)1:畫蛇添足 很多媽媽會用新紗布蘸水給寶寶擦拭口腔黏膜,,以為這樣就可以達到清潔口腔的目的,。
專家指導(dǎo):新生兒的口腔黏膜非常細嫩,稍不留意,,紗布就會損傷寶寶稚嫩的口腔黏膜,,而且是肉眼看不到的損傷。細菌,、霉菌隨著侵入繁殖,,引起霉菌性口腔炎,俗稱“雪口”,,霉菌在受損的黏膜上繁殖生長,,出現(xiàn)一片片的白斑,又稱為“鵝口瘡”,。 正確做法: •清潔方法 寶寶睡醒后,先讓他喝些溫開水,,起到滋潤和清潔口腔的作用,。如果寶寶吃奶后睡著了,,難以喂水,媽媽可用消毒棉簽沾水,,輕輕地給寶寶口腔清理一下,。
•鵝口瘡的應(yīng)對方法 如果發(fā)現(xiàn)寶寶口腔中有一些類似奶塊的白色膜狀物,用上述方法沖不掉,,而且寶寶煩躁不安,,吃奶時哭鬧不止,流涎,,甚至有低熱癥狀,,說明寶寶的口腔被霉菌感染,引發(fā)了鵝口瘡,。用小湯匙刮都刮不掉,,這就是與奶漬的區(qū)別。 此時,,媽媽千萬別用紗布去擦拭,,而用棉簽沾少許龍膽紫涂在口腔內(nèi)部,每日1~2次,?;蛘邔⒅泼咕厮幤谐煞勰冒组_水沖化成乳懸液來搽,,每日5~6次,。還可用野薔薇花、鮮藿香,、鮮竹葉等適量煎水漱口,,每日3~4次,都可以達到很好的療效,。
愛心叮嚀:給寶寶用藥時,,要在喂奶后立即進行,以免引起寶寶惡心嘔吐,。
誤區(qū)2:自找麻煩 細心的媽媽,,經(jīng)常會觀察寶寶的口腔,生怕有異常情況沒有及時發(fā)現(xiàn),。很多新手媽媽并不知道,,口腔中的 “馬牙”及“螳螂嘴”都是正常的生理現(xiàn)象,如果聽從別人的經(jīng)驗之談,,用盡各種方法去除異常情況,,結(jié)果反而給寶寶增添了痛苦。
Q:什么是馬牙? A:“馬牙”是齒齦的上皮細胞脫落不完全而形成的,,看上去就像剛剛萌出的牙齒,,有的像小馬駒口中的小牙齒,。對寶寶沒有什么任何影響,幾天后就會自行消失,,不必處理,。 Q:什么是螳螂嘴? A:寶寶哭的時候,常常會看見他嘴巴兩邊的頰黏膜處有明顯的鼓起,,如糖丸大小,,其實是兩塊脂肪墊,寶寶吸吮乳汁時就是靠脂肪墊的吸力造成負壓,,使奶汁流出,,它有利于寶寶的生理需求,媽媽不需要做任何處理,,等寶寶長大一點,,自然會消失。
口腔清潔護理須知 1.整個新生兒期(初生至28天),,應(yīng)勤喂寶寶溫開水,,以清洗口腔。無論母乳或人工喂養(yǎng),,每次吃完奶,,都要養(yǎng)成喝水的習(xí)慣,尤其是寶寶發(fā)燒,、感冒時,,更應(yīng)勤喂溫開水。 2.人工喂養(yǎng)的寶寶,,如果吸奶速度較慢或者吃吃停停時,,媽媽不能用橡皮奶頭去頂寶寶的口腔黏膜,催促寶寶吸吮,,這樣頻繁操作,,容易損傷寶寶的口腔黏膜。 3. 嚴格保持奶頭,、奶具的衛(wèi)生,。母乳喂養(yǎng)的寶寶,媽媽保持乳頭的清潔很重要,,每次哺乳前,,應(yīng)用肥皂清洗雙手和乳頭,擦試乳頭的毛巾要先用熱水消毒,。人工喂養(yǎng)的寶寶,,奶瓶及奶嘴均要用清水徹底沖洗干凈后再使用。 4.沖調(diào)的奶粉溫度要適當,喂之前先在手臂上試一下溫度,。如果奶溫較高,,很容易燙傷寶寶的口腔黏膜。 5. 不宜用紗布擦試口腔,。
(實習(xí)編輯:張嘉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