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媽媽的提示
1,、爬能開發(fā)寶寶的智力潛能,,為邁步走路打基礎
美國有一位人類智力潛能開發(fā)研究專家說,,“若只用三個字來說明怎樣才能開發(fā)你孩子的智力潛能,那就是——讓他爬,。”
從腹部爬行學會四肢爬行,寶寶進入重要的爬行期了,。不少父母很重視訓練寶寶站立、走路而忽視爬行'其實,,爬是鍛煉寶寶體力和訓練走步等運動能力的基礎,。如果居住的房子不那么寬敞,可設法收起一些家具,,騰出空間讓寶寶爬,。經(jīng)過練習,寶寶至少能爬出半米遠,。
學會了爬行,,寶寶就可以自由自在地在屋子里四處活動,主動探索,好奇心和自信心得到滿足,。
寶寶能爬著去把自己放置的玩具找回來,,說明他的記憶力發(fā)展良好,也象征著他開始了解“自己和物品”之間的關連性,。
2,、讓寶寶了解“看不見的東西仍然存在”
玩具被布蓋住了,但只要讓寶寶看到玩具的一小角,,寶寶便會知道玩具就在布的下面,。如果整個玩具正如他所料出現(xiàn)在眼前,會給寶寶帶來很大的快感,。這是寶寶喜歡玩此類游戲的原因,。
大人和他重復玩這種游戲,可使9個月大的寶寶了解——即使玩具完全被蓋住了,,但仍然在布的下面——事物是客觀存在的,。
特別提醒——干預和強迫,反而會降低寶寶游戲的意愿,。
這個時期,,對寶寶來說,最大的忌諱是媽媽過多的干預和強迫,。當寶寶以自己的方式玩游戲的時候,,可能會顯得“手腳笨笨”,“腦子轉不過來”,,媽媽很想插上一手,。千萬不要,這樣反而會使寶寶玩興大減,,甚至惱怒,。
最好讓寶寶自己在玩耍中發(fā)現(xiàn)游戲的方式。萬一寶寶對新玩具和新游戲不感興趣時,,媽媽可示范著玩給他看,,激發(fā)他的興趣。一定要避免強迫孩子去玩他不喜歡或不會玩的玩具,。
玩的自主權屬于寶寶,。
游戲內容
小狗追大狗(練習爬,訓練平衡能力,,增進親子情感)
1.大狗媽媽爬著追小狗寶寶,,或者小狗追大狗。大狗可以假裝爬得慢,,或者中途突然加速,,或者“汪汪”叫,,可用各種變化增加游戲的氣氛。
2.抓住寶寶,,或者被寶寶抓住了,,媽媽可以把寶寶抱起來,“大狗媽媽被抓住啦,,小狗汪汪真厲害,!”“寶寶爬得真快,媽媽好不容易才抓住寶寶吶,!”
要點:爬行時,,寶寶可以抬頭轉頸四處看,不僅頸部肌肉得到了鍛煉,,而且接受環(huán)境刺激的機會增多了,,可促進大腦發(fā)育。
爬大山爬小山(同上)
1.(接著上面的游戲)媽媽摟著寶寶順勢平躺下來,,讓寶寶從一側爬越媽媽的身體到另一側,,“寶寶爬山嘍!”“寶寶好厲害,!”
2.媽媽側躺,,增加山的高度和爬的難度,鍛煉寶寶動作的靈活性,。
3.把卷緊的被子卷放在媽媽身體的一側,約伸展一臂的距離,,讓寶寶在被卷上和媽媽的身體之間來回爬,,上下爬。媽媽躺在一邊保護寶寶,,并為寶寶加油吆喝,。
注意:a.選擇在地毯上玩比較安全,寬敞,,玩起來也更自在,。b.鼓勵能激發(fā)寶寶繼續(xù)玩的意愿。
找爸爸或者媽媽(同上)
準備物:爸爸或者媽媽的照片,。
1.和寶寶一起看照片,,“這是爸爸呀!”
2.把照片放在地毯或床的對面,,誘導寶寶朝照片爬,,“過來找爸爸!”
3.移動照片,,鼓勵寶寶繼續(xù)爬,,夸張地給寶寶加油,;
4.“找到啦,親親爸爸,!”
要點:缺少爬行而直接學走路的孩子,,邁步時腳會有點偏內,走得不那么穩(wěn)當,,主要原因是他的大腳趾缺乏鍛煉和力量,,腳跟先著地,步法就顯得軟弱無力了,。
“馬術表演”(訓練動作的靈活性和平衡力,,練膽量,增進親子感情)
1.爸爸平躺在地毯或大床上,,寶寶坐爸爸身上,,大手握小手;
2.騎馬奔跑“得兒得兒”——爸爸忽而上下顛動身體,,忽而左右搖晃身體,,嘴里發(fā)“得兒”聲,感受著顛簸和晃動,,寶寶的感覺很刺激哦,!
3.站在馬背上“得兒得兒”——爸爸先保持身體不動,讓寶寶在爸爸的肚子上站一會兒,;適應了再開始顛簸搖晃,,由慢到快,由緩和到劇烈,。
要點:a)爸爸要根據(jù)寶寶的情況掌握調整動作幅度,,自由發(fā)揮;b)盡量鼓勵寶寶主動做動作,,如伸曲膝蓋,、搖晃身體、爬上坐下,;c)保持歡快的氣氛,,讓孩子玩得開心。
小鳥倒飛(練習平衡,,感受速度,,鍛煉膽量)
1.爸爸或媽媽雙臂凌空托起寶寶,仰面朝天,,或俯身面下,;
2.前后、左右來回晃動寶寶,,“小鳥飛得高高,,小鳥飛得低低,!”
3.“小鳥倒栽嘍!”雙手抓住寶寶的腳踝,,讓寶寶倒栽,;寶寶習慣后,大人還可以提著他慢慢地上下擺動,,寶寶會覺得很刺激,!
要點:
a)搖晃感、速度感和倒立感都有助于訓練孩子走路時所需要的平衡感,。
b)做倒栽的動作,,要循序漸進,確保安全,。
捉迷藏(練習站和蹲,,訓練下蹲時的平衡感)
1.寶寶扶站桌子旁,媽媽站在桌子的對面或者側面,,“寶寶,,看,媽媽在這里,!”
2.媽媽躲入桌子下,,“寶寶,媽媽在哪里,?”誘導寶寶下蹲,;然后母子在桌下對視,“媽媽在這里,!”
3.媽媽站立,,“寶寶,媽媽在哪里,?”逗引寶寶站立,。
要點:a)此游戲適合已經(jīng)會扶站的寶寶,;b)除了站立和下蹲,,還應該逗引寶寶扶桌子做彎腰、伸腿等動作,,學習控制自己的身體,,為獨立站立和走路打好基礎。
裝進去,,嘩啦啦倒出來(練習坐和手的動作,,了解“里面”和“外面”簡單的空間概念)
準備物:一只大小適合的紙盒或塑料筐,質地較輕,,光潔不毛糙,。
1.寶寶坐,,紙盒或者塑料筐放在寶寶面前;
2.確認寶寶正注意媽媽的動作,,媽媽把玩具,、積木等各種東西一一放入盒子里,“小汽車放在盒子里”,;
3.把著寶寶的手,,“嘩啦啦”倒空盒子或塑料筐!
4.誘導寶寶反復做填裝倒空的動作,。
要點:反復做放入,、倒空的動作,直到寶寶也躍躍欲試,。寶寶不會,,別勉強,很快他就會熱衷于玩“填裝倒空”的游戲,;“紙袋填滿倒空”他也一樣喜歡,。
模仿游戲(學習交往,發(fā)展良好的情感)
1.媽媽先做“再見”,、“謝謝”,、“好呀”等動作給寶寶看,然后,,把著寶寶的手讓他模仿,;
2.媽媽抱娃娃,親娃娃,,對寶寶說,,“寶寶也抱抱娃娃!”“哦,,娃娃喜歡寶寶抱,!”
3.媽媽把蘋果遞給爸爸,爸爸說“謝謝”,;爸爸把餅干遞給媽媽,,媽媽說“謝謝你”;
“寶寶把蘋果給媽媽,,好嗎”,,若寶寶不會,媽媽輕輕取過來,,然后說,,“謝謝,寶寶真乖,!”
要點:對嬰兒來說,,把東西交給別人,,就像東西被搶一樣。本游戲讓寶寶知道“把東西交給別人,,別人會很高興,;而交出去的東西又會回到自己手里”。如果寶寶不愿意交出東西,,也不用勉強,。
(繼續(xù)上月的游戲,玩的時候盡量和寶寶說話)
本期專家:上海市學前教育研究會會長華東師范大學兒童心理學教授潘潔撰文:任雪蕊
來源:39健康社區(q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