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維長得身強力壯,,雖然只有5歲,,但個頭超過了同齡人。他愛挑起事端,,小朋友們都躲著他。每天媽媽去幼兒園接他,,都有小朋友告狀,,他又打了誰,或是毀壞了誰的東西,。媽媽苦口婆心地教育他,,甚至懲罰他,試圖矯正他的行為,,但無濟于事,。媽媽把他帶到心理咨詢室愁眉苦臉地說:“這孩子,打也打了,,罵也罵了,,該說的都說了,就是不頂事,,我們現(xiàn)在對他毫無辦法,。”
維維為什么總想打人呢?我們只能從媽媽的陳述中分析判斷維維具有攻擊行為。兒童的攻擊行為僅靠說教,、懲罰去矯正,,往往難收成效,因為具有攻擊行為的孩子逆反心理很強,,他們不愛受約束,,如果我們采用適合他們年齡特點的游戲方法對他們進行矯正和治療,則具有神奇的效果,。
“角色扮演”游戲
我們采用“角色扮演”游戲,,讓他扮演母親、父親,、老師及挨打的兒童,,在扮演中來體驗角色,宣泄情緒,,表達愿望,。我們也從中了解他原有的與社會化過程中的個性。
“你一點都不聽話,,不讓你動杯子,,你非動,,打碎了吧,這個杯子媽媽花5元錢買的,,媽媽要累死累活干半天才掙到5元錢,,你這個孩子!”維維在扮演父母角色,體會父母的心情,、價值觀,,還結(jié)合了前衛(wèi)的經(jīng)濟教育。
畫畫游戲
這一游戲的目的是幫助維維利用實物控制自己的動作和行為,,具體做法是:首先指導維維手指畫畫,,幫助他學會控制自己的動作。維維起初毫不猶豫地伸手就畫,,亂涂亂抹,,動作一發(fā)不可收拾,以至失去控制,,將顏色涂得到處都是,,紙上、桌子上,,甚至墻壁上,、衣服上。因此,,畫畫時,,要隨時提醒他不要過于興奮,必要時我們和他手把手地畫,,約束他的動作,,或者抓住他的雙臂,使他平靜下來,。經(jīng)過一段時間訓練,,他能夠有意識地控制動作,規(guī)范畫畫,。
象征性游戲
用小型玩具做一些短小而帶有情節(jié)的象征性游戲,,讓維維在游戲中約束自己的行為。具體做法是:讓維維戴上面具,,講一個自己編的故事,。維維在眾多面具中,挑了一個獅子,,維維講獅子吃小動物還吃人,,講著講著便開始扔東西,砸玩具,我們開始干預(yù),,提醒他約束自己的行為,,并向他提示故事情節(jié),獅子很兇,,但你有辦法管住獅子,,如何管呢。維維開始編訓練獅子的想象故事,,訓練獅子規(guī)范的活動,,也就等于訓練了他自己。
規(guī)范游戲
打彈子,、玩撲克牌,、下棋、投球等游戲,,具有競賽的性質(zhì)和固定的規(guī)則,,讓維維做這樣的游戲,,提高他遵守規(guī)則的自覺性,。以往他在班里和其他小朋友做規(guī)則游戲時,時常破壞規(guī)則,,誰要求他遵守規(guī)則,,他就打誰。有意識地讓他做規(guī)則游戲,,如他遵守規(guī)則,,獎他多玩一次,并讓他看他愛看的動畫片10分鐘,。維維喜歡做規(guī)則游戲,,但興奮時,時常犯規(guī),,受罰時又著急,,跳著腳喊,“快開電視,。”經(jīng)過一段訓練后,,他能夠自覺遵守規(guī)則,減少犯規(guī)次數(shù),,直到完全自覺地遵守規(guī)則,。
游戲治療需要家長密切配合,許多游戲活動,,維維的家長先學會,,然后回家指導維維做游戲,同時也請一些小朋友合作,,和維維一起做游戲,,增加維維的游戲興趣,,并且讓他在與小朋友的合作中,接受小朋友的監(jiān)督,,學會約束控制自己的行為,。
來源:南方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