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可用來折、卷,、貼,、畫、撕,、扯,、拉、揉,;可以是平面的,、也可以被折成立體的;可以是白色的,,也可以被畫成五顏六色,;可以毛糙,也可以光滑,??傊?,可以變化出無數(shù)的形態(tài),,讓寶寶獲得樂趣。
撕紙
嬰兒滿6個月以后,,往往會出現(xiàn)撕紙現(xiàn)象,。其原因是想通過自己的手改變某些事物,從而滿足新奇感,。此時,,他們的手部動作漸趨精細,手眼協(xié)調(diào)能力也基本具備,。當幼兒發(fā)現(xiàn)通過自己小手的動作可以改變紙的形狀和發(fā)出撕紙聲響時,,會感到歡樂和驚喜,故而樂此不疲,。
撕紙,,一方面可以鍛煉孩子的手部小肌肉,另外還可以豐富孩子的聽覺,。有的朋友擔心,,教會孩子撕紙,家里的書報雜志就會遭殃了。其實,,孩子1歲前,,活動范圍還很小。大人只要把要緊的紙類制品放在寶寶拿不到的地方就可以了,。而同時,,可以教孩子閱讀,讓他分清有些紙是不能撕的,。
1歲前,,寶寶撕紙的時候父母應(yīng)該陪在身邊,當心寶寶把紙塞進嘴里,。等到他2歲時,,撕出的紙條已經(jīng)越來越細了。這個時候可以教他撕出形狀和花樣,。到了大班,,寶寶就可以用撕出的紙拼出畫來!做父母的看了當然自豪啦,!
貼貼樂
在紙上畫個自己臉的輪廓,。然后在別的紙上畫出來眼睛、鼻子,、嘴巴,,把他們剪下來。接著游戲就開始了,!讓寶寶閉上眼睛,,拿起“眼睛”往紙上一貼,再貼“鼻子”,、“嘴巴”,。
這個游戲可以鍛煉寶寶的目測和估算能力。
拼圖游戲
可以用雜志里面的圖片,,最好是結(jié)構(gòu)簡單些的,。如,人像照片,。把圖片剪成一塊一塊的,,再和寶寶一起拼起來,。
玩拼圖,,第一練眼力,要看顏色,、線條的匹配,,第二練手指的靈巧度,手笨自然吃力,。外面賣的拼圖,,大的只能玩一次,,玩起來太占地方;小的又禁不起多玩,。后來想到DIY,。時尚雜志大都紙張考究、印刷精美,。里面的廣告頁用來玩拼圖,,再適合不過。一開始,,可以只剪成3,、4塊讓寶寶拼,后來再逐漸增加塊數(shù),。
七巧板
七巧板到底是中國古代智慧的結(jié)晶,,久盛不衰。玩七巧板,,可鍛煉手眼協(xié)調(diào),、空間想象力,培養(yǎng)空間感和空間抽象能力,。我希望,,玩七巧板起勁的聰明寶,以后學(xué)起立體幾何來也可以不讓人操心,。
聰明錦囊:巧制七巧板
只要一張紙,、一把剪刀(如果你手工可以的話,剪刀都不需要),,就可以做出一副標準七巧板,。剛開始給寶寶玩,盡量用單色的,。
制作方法:裁出一張正方形的紙,,然后按照如圖所示的實線處剪下即可。
假面晚會
拿張紙,,比著臉上眼睛,、嘴巴、鼻子的位置在紙上戳4個洞,,然后撕條紙帶,,兩頭用釘書機定在耳朵的位置。還可以指導(dǎo)寶寶在面具上畫頭發(fā),、胡子……還可以在游戲中鍛煉寶寶的繪畫和想象能力,。
紙板乒乓球
孩子小的時候成人的乒乓板用不了,媽媽可以用紙板做乒乓板。紙板的彈力要比正式的乒乓板小得多,。孩子開始打的時候,,不大容易受傷。
聰明錦囊:DIY也是游戲
有的父母討厭DIY,,覺得買玩具給寶寶就可以了,,干嘛費時費力自己做呢?其實,,DIY的精髓不在于經(jīng)濟,,而在于創(chuàng)作的樂趣。在制作某個東西的過程中,,可以體會到的期待感和制作完成后獲得的滿足感,。和孩子一起DIY,倒的確可以培養(yǎng)孩子經(jīng)濟的頭腦,,讓他親身體會到“物盡其用”的道理,。就算是個空可樂瓶、易拉罐,、方便筷,,甚至路邊的小石頭,都可以變身成那么可愛的玩具,。經(jīng)常參與DIY的寶寶,,會更懂得珍惜。
(實習(xí)編輯:劉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