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在白天陪伴寶寶的時候,可以帶寶寶玩一些感統(tǒng)訓練的小游戲,,其實感統(tǒng)訓練的游戲不光是感統(tǒng)失調的寶寶可以玩,,沒有感統(tǒng)失調問題的寶寶也可以玩。
爬行游戲 訓練目的:吸引寶寶注意力,,引導寶寶抬頭,、逐漸向前爬行。
訓練要求:準備幾種色彩鮮艷或者能發(fā)出聲音的玩具,。
游戲方法:媽媽可以把寶寶放在小被子上,,拉著他的兩條腿慢慢向后拖,并在寶寶眼前放上色彩鮮艷或者能發(fā)出聲音的玩具,,吸引他往前爬行,。
撓癢癢 訓練目的:加強肌膚的接觸刺激,。
訓練要求:在寶寶心情愉悅的情況下進行此游戲?! ∮螒蚍椒ǎ簨寢層檬謸蠈殞毜念^頸,、胳肢窩、腳底等皮膚觸覺敏感處,,如果寶寶害怕,,或抗拒,先對其全身肌膚輕輕地撫摩,,等寶寶習慣以后再逐漸把時間延長。
刷子脫敏 訓練目的:加強肌膚的接觸刺激,,減少觸覺防御,。
訓練要求:如果寶寶抗拒,可每次只擦一下,,反復地嘗試,,直至寶寶習慣這種觸覺刺激。
游戲方法:家長用刷子先刷寶寶的手背,、手指等觸覺防御性較少的部位,,然后漸漸過渡到刷寶寶的手心。再刷腳的部位,,先刷腳趾,、腳跟、然后漸漸過渡到刷腳底中心部位,。
搬運工 訓練目的:訓練寶寶對玩具的認知能力,。
訓練要求:玩具若干,裝玩具的容器一個,。
訓練方法:將玩具攤放在平面上,,媽媽走開一定距離。讓寶寶拿一樣玩具走到媽媽處交給媽媽,,寶寶完成“任務”時,,媽媽要給與表揚,要注意玩具翻倒或繩子纏繞時,,媽媽要及時給與幫助,,以免寶寶發(fā)生危險。
鉆過小山洞 訓練目的:訓練寶寶的視覺,、聽覺,、平衡等全方位感統(tǒng)。
訓練要求:準備一個通透的麻袋,,或用若干枕頭支起一個長約兩米的小山洞,,逗引寶寶鉆進去并且自主地爬出來,。
“馬路牙子”上練平衡 訓練目的:練習寶寶身體平衡能力 訓練要求:媽媽要緊盯著寶寶,離寶寶近些,,以便寶寶摔倒時及時扶住,。
游戲方法:散步時,媽媽和寶寶一起沿馬路牙子走是不錯的訓練項目,,寶寶走在前面,,媽媽走在后面走,看誰先掉下來,。
洗澡游戲 訓練目的:鍛煉寶寶的觸覺刺激 訓練要求:如果寶寶抗拒,,可每次只擦一下,反復地嘗試,,直至寶寶習慣這種觸覺刺激,。
游戲方法:媽媽可以拿紗布或軟毛刷子輕輕觸摸寶寶的身體,先刷寶寶的手背,、手指,,然后漸漸過渡到刷寶寶的手心;再刷腳的部位,先刷腳趾,、腳跟,,然后漸漸過渡到刷腳底中心部位。
適合晚間玩的小游戲 很多職業(yè)女性,,白天忙于工作或學習,,只有晚上才有時間和寶寶在一起。這種情況下,,利用難得的睡前時光陪寶寶做一些訓練游戲,,便顯得非常必要。
手偶游戲 訓練目的:不僅僅對寶寶視覺的刺激,,同時也對聽覺,,平衡能力、交際能力起到了積極的提升作用,。
游戲方法:媽媽手上戴一個色彩鮮艷的玩偶,,一邊唱寶寶最喜歡的兒歌或者講故事,一邊不斷地舞動手偶,,讓寶寶的眼神隨之游動,,讓手偶和寶寶進行交流;還可以把寶寶抱坐在腿上,給他的小手上也戴上手偶,,伴隨著兒歌,,一起搖擺身體。
講故事 訓練目的:訓練寶寶集中精力聽故事并辨別出差錯的能力,。
游戲方法:媽媽給寶寶講熟悉的故事時,,可以故意講錯一些地方,,看寶寶是什么反應。當寶寶指出媽媽講錯了的時候,,要及時擁抱或輕吻寶寶以示獎勵,。
辨別聲音 訓練目的:訓練寶寶辨別不同動物聲音的能力。
游戲方法:媽媽或爸爸在被窩里發(fā)出不同的動物的叫聲,,比如狼的叫聲,、狗叫聲、獅子的叫聲等,,讓寶寶猜猜藏在被窩里的是什么動物,。
媽媽自測寶寶是否“感統(tǒng)失調” 出現(xiàn)“感統(tǒng)失調”的寶寶,一般會有以下表現(xiàn): 前庭功能失調:左右手不分,、方向感不明,、鞋子穿顛倒、經(jīng)常撞到墻,、碰倒桌椅、兜著圈子跑,、旋轉不會暈眩,。怕爬樓梯、好動,、愛做小動作,,容易與人沖突,難與他人分享,。有些還會出現(xiàn)語言發(fā)展遲緩,、口頭表達困難等。
視覺統(tǒng)合失調:無法流利地閱讀,,寫字時偏旁部首顛倒,,經(jīng)常出現(xiàn)跳讀或漏讀等。
聽覺統(tǒng)合失調:對別人的話聽而不聞,,丟三落四,。
觸覺統(tǒng)合失調:害怕陌生的環(huán)境、吮手,、愛哭,、緊張、孤僻,、偏食或暴飲暴食,、脾氣暴躁。
本體感失調:方向感差,,容易迷路,,姿勢不當,,容易駝背、近視,,過分怕黑,,動作協(xié)調能力差。
寶寶如果出現(xiàn)以上這些癥狀,,媽媽要帶著寶寶去醫(yī)院或者專業(yè)的檢測機構檢測一下寶寶是不是感統(tǒng)失調了!
(實習編輯:張麗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