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帶女兒去打針
幼兒園要求我們帶寶寶到疾控中心去打預防針。
我告訴思嘉:“明天我們要去打針了,。”
“我不會哭的,。”思嘉似乎很勇敢的樣子,。
“哭也是正常的,,人要是覺得疼痛、難過的時候就會哭,。”我覺得思嘉是在看我對于哭的態(tài)度,。
“打針是疼呢!”這是事實,我們應(yīng)該承認,。
“上次我們幼兒園打針的時候有小朋友哭,,我也哭了。”我點頭表示認同,。
在回家的路上,,我特地路過那個打針的地方,告訴女兒,,這兒就是我們明天要來打針的地方,。
第二天,我們到達的時候,,思嘉有點不好意思地對我說:“媽媽,,我有點害怕呢。”
“是的,,我知道打針是疼呢,。媽媽都是大人了,還是害怕打針,。”我理解女兒的感受,。
“但是,你知道這個針是一定要打的,,是嗎?”思嘉也理解地點頭,。
到了打針的時候,,女兒沒有任何的遲疑,很快卷起袖子,。相當?shù)呐浜稀?/p>
而現(xiàn)場也有媽媽對寶寶說:“打針不疼,,還不如蚊子咬得疼呢。”寶寶就一直哭,,我們來的時候那個媽媽在做思想工作,,我們走的時候思想工作還沒有做通。
媽媽的反思
打針確實很疼的,,大人是不好意思說出來,,其實心里還是有點害怕。寶寶害怕打針是很正常的,。
我們不要只針對寶寶的行為作出反應(yīng),,而是要關(guān)注他的情緒,幫助他應(yīng)付難題,。只有當寶寶的心情平靜時,,他才能正確地思考,才能做出正確的舉動,。
寶寶把害怕說出來,,其實是想得到別人的理解,他也知道這個針是必須打的,,但是得不到理解會讓他感到痛苦,。他只有采取哭或者不合作的態(tài)度。
舉個例子:如果你今天牙疼,,對一個同事說出來,,你一定愿意聽到的是,嗯,,我知道的,,牙疼很難受,我以前也牙疼過的,。這樣你就得到了感情上的共鳴,。
如果同事說“牙疼啊,不疼不疼,,一點也不接,。”你肯定會火冒三丈,“廢話,,又不是你疼,。”下次再也不會和這個同事多說什么。
在我們?nèi)粘5纳钪校牒蛯殞殰贤?,我們首先需要學會理解寶寶,,學會用關(guān)心的方式跟寶寶交談。
當寶寶表達了對自己消極,、否定的看法時,,我們的否定和反對其實對他沒什么幫助,他會更堅定地確信自己的看法,,我們能給予的最大幫助是告訴他,,我們不僅理解他的感受,還理解他的特別的暗示,。
(以上內(nèi)容僅授權(quán)39健康網(wǎng)獨家使用,,未經(jīng)版權(quán)方授權(quán)請勿轉(zhuǎn)載)
(責任編輯:梁莉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