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在演講場合中說到父母對孩子說話的技巧,,例如假日想上館子打牙祭,我問父母們是如何征詢孩子的意見時,,不少人的回答是:“你們想吃什么,?”我認為父母說這話,是替自己找麻煩,,因為意見一定很多,,而且孩子的主意常改變,兩個或兩個以上孩子更有不同的意見,,再加上自己和配偶的喜好,,于是常爭執(zhí)不下,甚至很難出門,,即使決定了吃什么,,仍會有人不高興,,因為他會想:“我為什么要被犧牲,?”原本愉快的事反而弄得氣氛不好。
我的建議是提出“有限度的選擇”,,如說:“我們是去麥當勞還是去吃西式自助餐,?”這種征詢意見的方式通常是兩種選擇的征詢,頂多不超過三個,。也許仍會有其他聲音,,只需溫和而堅定地說:“這一次我們在二者中選一,下一次你的意見優(yōu)先考慮作為選擇,。”如此,,??苫獠槐匾臓巿?zhí),而且愉快地出門用餐,。何況,,孩子也得學習,生活中我們常是沒有太多的選擇,,不是嗎,?
諸如前述的說話技巧,我常舉例提供父母參考,,可是有些父母的反應(yīng)卻是:“現(xiàn)在的父母真難做,,連對孩子說話還要這么注意!”或者是“這樣說話多痛苦,!”其實,,我所要強調(diào)的不是說話的技巧,而是說話的態(tài)度,。
如果我們肯定民主教育的方式是對的,,那么身為父母者就得學習尊重的態(tài)度和心平氣和的對話,而且經(jīng)過一段時間,,自然能舉一反三,,而且內(nèi)化成自己說話時的特質(zhì)。到那時,,說話不僅是一種技巧,,而且成為一種藝術(shù)。說話并不難,,說得讓別人欣然接受,,那就得費心思了。而且別忘了,,自己的說話不常也是孩子學習的榜樣嗎,?
(實習編輯:吳瑾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