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有些事情,,媽媽是有理由不內疚的——把寶寶留在家里,自己去會朋友有何不可?難道做了媽媽,,朋友就應該舍棄嗎?
孩子和朋友并不是對立的,。不要以為每天24小時圍著寶寶轉的媽媽就是合格的媽媽,約朋友喝茶聊天就是個壞媽媽,。
或許,,外出后是少陪了寶寶一會兒,但媽媽們也需要好心情,,也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照顧寶寶啊!
給自己獨處的時間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私密空間,,包括孩子!你為什么要例外?生了孩子,并不等于把你賣給他當老媽子了,。就是保姆,,她也有休假的權利不是嗎?
與丈夫度假,享受二人時光
世界上并非只有你一個人能照顧好寶寶,,交給老人和保姆,,或許不會像你照顧得那么細心,可他們同樣有你所不及之處,,能帶給寶寶不同的感受,。而且,重溫一下久違了的二人世界,,不是還能增加你們的感情嗎?一個穩(wěn)定和諧的家庭,,對于寶寶的意義,遠遠大于媽媽那幾天的陪伴。
偶爾的奢侈
不要做那種給寶貝花錢可以不眨眼,,給自己花錢卻眨了無數(shù)次眼也不出手的媽媽哦!偶爾的奢侈,,例如:給自己買件貴重的首飾,或者享用一頓美食,,并不過分,,又不是缺了這些錢寶寶就沒奶粉喝了。
寶寶生病,、受傷
“如果我再細心點兒,,寶寶就不會生病了!”、“如果我沒離開,,他怎么會嗑著呢?”……
可哪有孩子不嗑嗑碰碰,、鬧點兒小病小災就長大了的?如果把這些“罪過”都攬到自己身上,擔保你不到40歲就愁白了頭!
偶爾懶惰一下
屋子亂一點兒,、少做一頓飯,,老公不會怪罪你吧?那你干嗎還自己跟自己過不去?你可以這樣安慰自己:雖說我少做了家務,那不是有更多的時間陪寶寶了嗎?哈哈,,精神勝利法!
工作太忙
既然選擇做職業(yè)媽媽,,就總有工作和孩子搶時間的矛盾。歉疚能解決這種矛盾嗎?解決不了,,干脆別想,。咱們不是可以以質取勝嗎?我只有10分鐘陪寶寶,就要把這10分鐘發(fā)揮到極致!
離異
雖然離婚會給寶寶帶來一定的傷害,,但可以換個角度去想:如果為了寶寶而湊合著過,,不是冷戰(zhàn)就是大吵,那種不和諧的家庭氣氛,,是不是對寶寶的傷害更大?
對寶寶偶爾發(fā)火兒
誰說做媽媽的就必須充當圣人,就不能有生氣的時候,。
雖說對寶寶發(fā)火不好,,可偶爾的一次,還不至于影響到寶寶的心理,,也不會影響你們的親子感情,。只是不可常犯!
不能給寶寶更好的教育和物質條件
曾經看過一個媽媽的哭訴:每每看到大城市里的孩子優(yōu)越的物質條件,她都會為自己不能給寶寶提供這樣的條件而歉疚不已,,為自己的寶寶感到委屈,。
為什么要為那些不能改變的事情而煩惱?給寶寶足夠的愛,足夠的耐心,,寶寶就很滿足了,,對于物質的需要,其實只是成人的心理,于寶寶而言,,意義實在不大,。照此推理,大城市媽媽看到外國孩子的處境,,也要以淚洗面了?人和人是沒法比的,,要不準得氣出個好歹來。
(實習編輯:伍時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