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30多歲正處于發(fā)展事業(yè)關鍵期的父母來說,,盡可能待在孩子身邊,陪伴他們的成長,,多多少少變成了一件奢侈的事,。忙啊,忙啊,,哪顧得上,?于是,隔代撫養(yǎng),、保姆,、托管,各種代養(yǎng)方式應運而生,。據調查,,目前我國平均約30%的獨生子女是由其祖輩撫養(yǎng)著的。孩子年齡愈小,,與祖父母生活在一起的比率愈高,。而隨著社會老齡化趨勢的形成,隔代撫養(yǎng)出現(xiàn)的問題也越來越普遍,。但在心理專家和育兒專家看來:父母對于孩子身心成長的意義比人們想像的重要得多,。如果能更多地參與孩子的培育,對孩子也是一種更持久的幸福,。
兒童教育心理學家認為:父母自己帶孩子在孩子個性心理發(fā)展上有著不可比擬的優(yōu)勢,。母親與孩子近10個月的共生生活造就了彼此心理上的無比親密,“母子連心”,,這是父親和任何看護人都無法取代的,。只有母親能本能地覺察孩子的需要和面臨的危險;只有母親才能本能地給孩子安全感和滿足,,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長尤其需要母親不間斷地關懷,。而一歲半之后,父親的作用又在于引導孩子獨立探索外部世界,,形成獨立安全感,。所以,不管你現(xiàn)在采用的是何種撫養(yǎng)方式,,都應該更多地參與孩子的身心成長和教育,。
生理發(fā)育 ——用新觀念改造舊方法 由于祖父母某些育兒觀念相對陳舊,科學性比較欠缺,,單憑個別的,,表面的經驗出發(fā),,撫育上對孩子過于縱容,導致孩子養(yǎng)成許多不良的健康習慣,,影響了孩子的身體發(fā)育,,而媽媽們則在撫育孩子上有較為科學的看法。
看下面的觀念對比:奶奶:多抱抱孩子,,他更容易入睡,,也很乖,。導致結果:孩子只有在抱著時才容易睡著,。奶奶:孩子睡前鬧,給他塊糖就好了,。 導致結果:孩子總要含著糖才能睡著,,容易患齲齒?!〕C正版: 孩子入睡前要把他平放在床上,,撫養(yǎng)者可在身邊陪伴。注意睡眠環(huán)境的安靜,、舒適,,讓孩子自然入睡。解決方案:父母盡可能參與育兒,,以科學的育兒觀念來促進孩子的健康成長,,父母工作實在很忙,可以讓祖父母多看一些育兒方面的書籍,,并參加育兒培訓,。
個性培養(yǎng)——教他做一個“小大人”
祖父母對孩子偏向于依順和縱容,不太重視孩子獨立性的培養(yǎng),,看下面的對話情境,,你就能從中看到日常生活中隔代撫養(yǎng)和父母自己帶孩子對孩子性格培養(yǎng)的明顯不同。
隔代撫養(yǎng)情境:孩子(五歲):我要喝水,! 奶奶:好寶貝,,杯子放得那么高,你自己拿不到,,來,,奶奶幫你倒上水,現(xiàn)在還太燙,,我來吹一下再喝,。你的手別碰杯子,奶奶喂你,。結果:孩子依賴性強,,處處都不想自己動手,,自己解決問題,且習慣以自我為中心,,不會關心別人,。矯正版: 媽媽(或爸爸):杯子放在柜子里,自己去取吧,!嗯,,開水要倒在涼杯里過一陣子再喝,真聰明,,來,,媽媽也口渴了,再給媽媽倒一杯水來,。 結果:孩子在媽媽的訓練下,,自己不但學會取杯子喝水,還能為媽媽倒水喝,。這樣就培養(yǎng)了他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生活小事上自己做決定,還能為他人著想,,避免自我中心,。解決方案:父母適當地參與到對孩子的帶養(yǎng)中,設置情境,,在情境中培養(yǎng)孩子的獨立性和自主性,。情境可以設置為多個,如家庭情境,、社會情境,、人際互動情境等。在情境中充分接納孩子,,贊揚孩子,,從側面給他適當建議,幫助他糾正行為中的錯誤,,不斷提高孩子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
交際能力——新鮮刺激下的活力 由于老年人大都喜歡安靜而不喜歡運動與外出,而孩子的語言能力和交際能力依賴于不斷地與外界接觸,,激發(fā)其興趣,,老人在給予孩子新鮮刺激,培養(yǎng)孩子認識事物,、探究事物上的能力有限,,還可能導致孩子視野狹小,缺乏應有的活力,,不利于培養(yǎng)孩子開闊的胸懷和活潑,、寬容的性格,。這樣長大的孩子,為人心胸狹小,,不善與人交際,,易產生交際恐懼癥。
隔代撫養(yǎng)情境:孩子:姥姥,,電視上一閃一閃的是什么,?好奇怪呀!姥姥:別吵,,姥姥要睡覺,,你安靜一些,自己看吧,。 后果:對孩子智力刺激不足,。孩子變得懶散,,缺乏活力,,缺乏交際。 矯正版:媽媽:那是宇宙飛船在太空飛行,,是人類很神奇的創(chuàng)舉,。(媽媽繼續(xù)給孩子講關于太空探秘的知識,孩子被迷住了,。)結果:滿足了孩子的求知欲,,激發(fā)了他的活力和好奇心,交談過程中語言能力得到培養(yǎng),。解決方案:父母注意不斷給予孩子語言上,、智力上的各種刺激,耐心地引導他們去探索外部世界,,培養(yǎng)他們廣闊的視野和良好的言語交際能力,。
安全感 ——連接親子的心理臍帶 孩子成長的早期環(huán)境直接影響到他成年后的感情關系和婚姻關系,決定了他與別人相處的安全感,。如果他從小沒有形成良好的依戀關系,,那么在他日后與他人建立親密和信賴關系方面就會出現(xiàn)障礙,比如與人的疏離感,,親密焦慮,,缺乏信任等等。孩子剛出生的時候第一本能反應就是尋找母親的乳頭,,這是他與這個世界的第一個緊密的,、安全的聯(lián)系。一歲半之前,,孩子需要最大程度地和母親相處,,以建立母嬰依戀安全感,,如果這個時候,母親不能照顧孩子,,那么這種安全感將很難建立,,孩子心里會充滿對失去愛的恐懼,導致他產生這樣的想法 —連我的母親都拒絕我,、回避我,,那么這整個世界都是不安全的。
孩子是這個世界的小天使,,每一對父母都有撫育他們的責任,,除了在生活上的照顧外,有時候,,心理上的育兒更加重要,,這也關系到孩子日后基本心理素質的養(yǎng)成。父母適當參與帶養(yǎng)孩子,,是十分必要的,。爸爸媽媽們,工作誠可貴,,育兒價更高,,盡可能抽出時間到孩子身邊,陪伴孩子成長吧,,這是我們能給他們的一生中最好的禮物,。
(實習編輯:劉勇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