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媽媽在寶寶身上什么都舍得付出,,這無形中養(yǎng)成了寶寶驕奢的習慣,。
節(jié)儉是一生中食之不完的美筵,教子有方就要讓寶寶不浪費一個舊玩具,、一張白紙、一粒米飯……從小對寶寶進行節(jié)儉教育,,是媽媽們不能忽視的,。
Q:什么是節(jié)儉?
A:節(jié)儉就是在生活中節(jié)約儉省,,珍惜有限資源和勞動成果,。節(jié)儉是一種美德,它反對浪費或奢侈,,但并不吝嗇。
為什么寶寶不懂節(jié)儉?
因為寶寶的克制力較差
寶寶的克制力差,,又生活在一個充滿誘惑的世界里,,產(chǎn)生各種各樣的物質(zhì)欲望是難免的。很多媽媽都遇到這個問題,,帶寶寶購物時,,如果不給寶寶買喜歡的東西,他就會生氣耍賴,,不管怎么樣都要買下來,。
因為你的不當教養(yǎng)觀念及方式
如果你缺乏節(jié)儉教育的觀念,,又溺愛寶寶,,或為了擺脫寶寶哭鬧帶來的尷尬一味地滿足他的物質(zhì)欲望和要求,使得寶寶養(yǎng)成了“想要什么就要什么”的習慣,,從來不知道掙錢辛苦,不懂得珍惜勞動成果,。
如何讓寶寶學會節(jié)儉
給寶寶樹立好榜樣
寶寶最善于模仿,,你的理財觀念和方式對他最有說服力,,所以,你有責任讓寶寶認識到你用錢是很有計劃的,,是節(jié)儉的,。
別以為過早讓寶寶知道金錢對他的成長不利,而忽視對寶寶的“節(jié)儉教育”;也別因為崇拜金錢,,就從小給寶寶灌輸有錢就有一切的觀念,這些對寶寶都是不利的,。所以,,不如從自己做起,,樹立正確的金錢觀和理財方式,,讓寶寶耳濡目染,,養(yǎng)成節(jié)儉的好習慣,。
幫助寶寶正確認識金錢
如何讓寶寶在富裕的生活條件下健康成長,,正確認識金錢,了解金錢的真正意義,,不產(chǎn)生過多的物質(zhì)欲望,,這給爸爸媽媽提出了新的挑戰(zhàn),。
針對不同年齡的寶寶,,金錢教育也是不同的,。在3歲左右的幼兒期,,你可以告訴寶寶錢是干什么用的,,以及錢的價值是多少,,比如:“一塊錢可以買一個冰激凌,,但買一個布娃娃就不夠了”,、“爸爸媽媽努力工作掙錢,,然后用掙到的錢給你買玩具和好吃的”。對于3~6歲的寶寶,,可以讓他們從游戲中認識硬幣和低面值鈔票并學會找零錢,,如和寶寶玩“超市”游戲,,讓寶寶了解商品的特征,、價值、貨幣交換的規(guī)則等,。
閱讀拓展:美國有專門的少兒理財教育目標:3歲能夠辨認硬幣和紙幣;4歲知道每枚硬幣是多少美分,,認識到無法把商品買光,,必須做出選擇;5歲知道硬幣的等價物,知道錢是怎么來的;6歲能夠找數(shù)目不大的錢,,能夠數(shù)大量硬幣;7歲能看價格標簽,。
培育寶寶積極的金錢觀
寶寶的理解能力有限,,要讓寶寶明白節(jié)儉的道理,空口說白話是沒有用的,,你可以帶寶寶去看看你的勞作場面,,參觀菜場,、超市等,,讓他知道每個工作崗位的艱辛,,理解“付出才會有收獲”,、“金錢來之不易”等道理;也可以讓寶寶身體力行,,適當進行有償勞動,體驗 “掙錢過程”的不易和“領工資”時的喜悅,。知道財富來之不易,寶寶就會尊重勞動,、愛惜東西,。
溫馨提示:應該讓寶寶知道,,金錢不是世間最重要的東西,。在當今社會沒有錢不行,,但我們不能只為錢而活著,。
讓寶寶懂得儲蓄
給寶寶買東西時讓他明白,,你的每一次購物,、消費都是經(jīng)過慎重考慮的,。對寶寶的過分要求,即使買得起,,也說“不”,教育他買了用不上的東西就是浪費,。慢慢地,,寶寶就會知道不是他想要什么就會有什么。
積極引導寶寶學習儲蓄,,培養(yǎng)他節(jié)約和計劃用錢的習慣,。給寶寶買個儲錢罐當禮物,設定一個計劃,,鼓勵他存錢買自己一直想要的東西,,這對寶寶是一種挑戰(zhàn),但鼓勵他堅持到最后,,寶寶會有一種無法言說的成就感,。儲蓄罐和銀行存折對寶寶很有吸引力,你可以在寶寶3歲時給他買一個儲蓄罐,,6歲時在銀行辦一個存折,,鼓勵他把自己的零用錢存起來,養(yǎng)成終身儲蓄的好習慣,。
溫馨提示:讓寶寶明白他是家庭的一分子,,培養(yǎng)寶寶對“家”的責任心,讓寶寶知道收入是為了支付全家人的開銷,,任何對金錢的濫用都可能影響全家人的生活,。
(實習編輯:呂瑞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