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張不負責任的烏鴉嘴,在不經(jīng)意間影響了孩子們健康成長的軌跡,,甚至使孩子和父母,、老師的教育初衷背道而馳。
我堅信,,壞孩子是罵出來的,。在所有罵人的嘴當中,烏鴉嘴最毒,,也最靈驗,。好話從它的嘴里很少能說出來,即使說出來也不見得能實現(xiàn),。
但是,,壞話從它的嘴里吐出來,往往都會變成現(xiàn)實,。有多少壞話,,就有多少惡果,立竿見影,百試不爽,。烏鴉嘴歹毒的面目令人遇而生厭,,望而生畏,善良的人們避之唯恐不及,。
然而,,現(xiàn)實的殘酷往往比我們想象的更可怕。許多可親可敬而又可愛的人恰恰長著一張可怕的烏鴉嘴,。有的媽媽從孩子一出生,,就在別人面前這樣評論自己的孩子:“這孩子太淘氣,無法無天,,誰也拿他沒辦法,。”這其實是在暗示孩子無惡不作,橫行霸道,。
有的老師從孩子上學開始,,就在班級講臺上對學生評頭論足:“你好笨啊,這么簡單的問題你都答不出來,,你長的是豬腦子,,還是肩膀上扛著塊磚頭?”這樣的話從老師嘴里說出來,既傷孩子自尊,,又暗示孩子笨得可以,。
類似的現(xiàn)象屢見不鮮,對孩子的影響不能算小,。其實,,這種現(xiàn)象在心理學上叫心理暗示。所謂心理暗示,,就是指人接受外界或他人的愿望,、觀念、情緒,、判斷或態(tài)度影響的心理特點。心理暗示是人或環(huán)境以非常自然的方式向個體發(fā)出信息,,個體無意中接受這種信息,,從而做出相應反應的一種心理現(xiàn)象。
從接受主體來說,,暗示可分為自暗示和他暗示兩種,。自暗示是指自己接受某種觀念對自己的心理施加某種影響,使情緒與意志發(fā)生作用,。“三氣周瑜”是自暗示使周瑜葬送了性命,。他暗示是指個體與他人交往中產(chǎn)生的一種心理現(xiàn)象,是別人使自己的情緒和意志發(fā)生作用。“蔣干盜書”則是接受了他暗示而遭致禍端,。
其實,,每天我們都會不斷從自己或他人那里接受暗示。這些心理暗示有時會給我們帶來愉悅和信心,,有時又使人郁悶不安,,苦惱萬分。消極的心理暗示對孩子的成長所起的惡劣影響很可怕,。因為暗示往往是用含蓄,、間接的方式對別人的心理和行為產(chǎn)生影響。暗示作用也往往會使別人不自覺地按照一定的方式行動,,或者不加批判地接受一定的意見或信念,。
有這樣一則故事,耐人尋味,。小剛媽媽告訴心理醫(yī)生說:“我生小剛的時候不太順利,,醫(yī)生不僅給孩子吸了氧,還說我孩子以后可能會出現(xiàn)智力問題,。他今年9歲了,,和一般的孩子不太一樣。我擔心他有智力低下的問題,。”小剛媽媽越說越激動,,“我已經(jīng)帶他看了七八家醫(yī)院,也做了很多檢查,,就是沒有查出什么毛病,。”
結(jié)果測定,小剛智力水平完全正常,,根本不存在智力低下的問題,。之所以會出現(xiàn)學習困難,很大程度上是小剛媽媽這張烏鴉嘴長期對小剛進行了不良的心理暗示,。而小剛媽媽又是接受了醫(yī)生這張烏鴉嘴所說的“這孩子可能會出現(xiàn)智力問題”的不良心理暗示,。種種不良的潛移默化的心理暗示,造成了小剛生活和學習上的困擾,。
心理學研究表明,,一些比較敏感、脆弱,、獨立性不強的人,,如婦女和兒童,很容易接受心理暗示,。一個人如果長期遭受消極和不良的心理暗示,,會對人的生活產(chǎn)生惡劣的影響,。
然而,讓人痛心的是,,這些給孩子施加不良心理暗示的人恰恰是被暗示者最愛最信任和最依賴的人,,如父母或老師。長此以往,,不僅會給孩子成長造成巨大的心理障礙,,更有甚者會葬送孩子的一生幸福。
為人父母,,為人師表,,必須透徹地了解心理暗示這把雙刃劍,必須熟練掌握健康的,、積極的心理暗示這個法寶,,為孩子的健康成長保駕護航。俗話說:好孩子是夸出來的,。
夸獎的背后是多少人在有意無意地對孩子進行積極的心理暗示,。父母表揚、老師稱贊,、客人夸獎,、人見人愛、花見花開,,對孩子全方位的積極暗示無形中會激發(fā)孩子的求知欲,、上進心,增強孩子戰(zhàn)勝一切困難的勇氣和力量,。久而久之,,孩子就會成為一個自信豁達的人,有所作為的人,。
表揚用喇叭,,批評打電話。知道了心理暗示的厲害,,我們就要自覺運用良好的心理暗示這個法寶,,掌握心理暗示的多種形式,把孩子教育培養(yǎng)成為幸福成功的人,。
一幅畫,、一本書、一句格言,、一首小詩、一個小品等,,優(yōu)秀文化的暗示力量永遠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巨大源泉,對人的成長影響也最久遠;身先士卒,率先垂范,,以身作則,,身教勝于言教,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榜樣的暗示力量也是最有力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與優(yōu)秀的人共事,,強化承擔角色的責任,,慎交朋友;在所有的暗示中,語言的暗示是最普遍,、最常見,、對孩子成長影響力是最大的。
暗示無痕,。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請?zhí)斓紫碌母改競儭⒗蠋焸?,多給孩子一些積極的心理暗示吧,。
(實習編輯:呂瑞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