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歲的瞳瞳,,是個“強悍”的小姑娘,。她敢一腳踩住讓媽媽大呼小叫的蟑螂,能跟大人們徒步從福州寶龍城市廣場走到中洲島而不喊一聲“累”;外出郊游她還會幫媽媽背包,、抱衣服;野炊時她會把大人們晾在一邊,,一個人忙著撿柴、扇火……
但是帥氣的瞳瞳媽卻說,,在對瞳瞳的教育上,,她可是個“懶媽媽”。
“懶媽媽”育兒法寶 1
跟孩子“撒嬌”
因為工作的關系,,瞳瞳媽一天到晚在幼兒園里圍著一大群孩子轉(zhuǎn),,回到家后,已經(jīng)筋疲力盡,,沒有精力再去研究怎么教育孩子,。所以,瞳瞳媽想把女兒培養(yǎng)成一個獨立,、自主的人,。
在女兒面前“撒嬌”,便是瞳瞳媽的一大“高招”,。瞳瞳媽覺得,,向女兒撒嬌,是她當媽媽最幸福的時刻,,“既能自己偷一會兒懶,又能讓孩子獲得成就感”,。
有一次,,累了一天的瞳瞳媽回到家,。一進門,這個“懶媽媽”就倒在了沙發(fā)上,,對女兒喊道:“瞳瞳,,媽媽今天好辛苦啊,快累死了!”
瞳瞳聽到媽媽帶著哭腔的呼喚,,便從一堆玩具里抽出身來,,懂事地提著拖鞋走到沙發(fā)邊。“媽媽,,你累了先把鞋換了,,讓我來給你捶捶背吧!”
“哎喲,媽媽累得腰都彎不了,。”媽媽賴在沙發(fā)里,,沖瞳瞳做可憐狀。歪著頭,,盯著媽媽的臉看了幾秒鐘后,,瞳瞳挽起衣袖:“那好吧,我來幫你換鞋,,你不要亂動了,。”說罷,小丫頭便搬來小凳子坐在媽媽的腳邊,,使勁幫媽媽脫長靴了,。
瞳瞳媽認為,她向女兒“撒嬌”的行為,,既培養(yǎng)了瞳瞳為他人服務的意識,,也讓她獲得了一種“我也能照顧媽媽”的成就感。久而久之,,孩子就會在不知不覺中,,有了“小大人”的味道。
“懶媽媽”育兒法寶 2
自己不敢做的事讓孩子去做
瞳瞳媽培養(yǎng)孩子還有一個讓人匪夷所思的“指導思想”——自己不敢做的事,,都指使瞳瞳去干,。
一次郊游時,一群媽媽和孩子從地瓜地出來,,經(jīng)過一條小溪時,,大家都在溪里清洗手上的泥巴。一個小朋友發(fā)現(xiàn)了溪里一塊巖石上的粉紅動物卵,,嚇得大伙都尖叫著跑開了,。一位媽媽嚇得聳著肩膀問瞳瞳媽:“那到底是啥東西啊?”
被嚇倒后,跑得最遠的瞳瞳媽,,居然沖女兒喊:“瞳瞳啊,,那是啥東西,,你把它拿起來看看!”當即,所有的媽媽都被瞳瞳媽這句話給“雷”到了,。
可瞳瞳媽說,,她這么做其實有自己的想法。
“我怕的東西,,不能讓女兒再害怕,。我指使她去做的那些事,也是我明知不會有危險的事,,但我不希望孩子因為我怕,,她也就跟著怕。”因為有了這個“指導思想”,,瞳瞳媽會故意在一些公共場合里,,讓女兒“練膽”。在瞳瞳媽看來,,這種方式,,可以培養(yǎng)女兒的“英雄主義”情節(jié)。尤其在人多的場合下,,這種方式更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懶媽媽”育兒法寶 3
有雙讓孩子崇拜的巧手
學會放手、把孩子當朋友,、甚至給孩子機會來“保護”大人,,這是瞳瞳媽培養(yǎng)出“強悍”瞳瞳的心得。不過,,光這兩招還是不夠的,。瞳瞳媽認為,要做這樣一個“強悍”丫頭的媽媽,,還必須有點本事,,讓孩子向自己“誠服”。
而瞳瞳媽就有這么一項本事——用瓜子殼作畫,,讓瞳瞳崇拜不已,。
“我其實挺喜歡花心思跟她一起玩,一起做游戲或者手工活,。”瞳瞳媽說,,她經(jīng)常搗鼓一些手工活來與瞳瞳一起動手,在這種親子互動中,,向孩子展示媽媽的魅力和能干,,增強孩子對自己的崇拜感。
拿出最近剛與孩子一起動手做的“瓜子殼畫”,瞳瞳媽很得意,,她告訴記者,,自己跟瞳瞳一起完成這幅畫后,瞳瞳對她崇拜得不得了,。“我讓她幫我一粒粒地選瓜子殼,指導她怎么去剪,,怎么去貼,,等我們一起擺出造型時,她就歡呼起來了!”有好幾天瞳瞳在其他小朋友面前都會特驕傲地說:“我媽媽會用瓜子殼作畫!”
(責任編輯:趙媛媛 實習編輯:張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