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進入青春期,,父母總是很頭痛:孩子叛逆怎么辦?不肯學習怎么辦,?孩子處處與父母對著干,,直教人束手無策,只想舉手投降,。早戀,、厭學、網(wǎng)癮是眾多父母最頭疼的問題,,如何面對青春期的孩子,?如何打好這場“青春期孩子保衛(wèi)戰(zhàn)”?日前,,由金羊網(wǎng)舉辦的“名師說家教”第三期訪談邀請到了曾獲得全國“十大杰出校長”稱號的廣州市第八十九中學校長彭建平作為嘉賓,,一一解答了以上問題。
吃飯談問題引反感
如何判斷自己的孩子真正進入了青春期,?彭建平覺得基本癥狀最明顯的是孩子開始不聽家長的話,,特別是他在書房里面對個人的領域有一種防備,且慢慢地與家長交流逐步減少,,這個時候就可以判斷他開始進入青春期了,。
“孩子青春期家長必須細心觀察,比如孩子突然特別關注什么類型的電視節(jié)目,,或者穿著,、書包、書籍等,哪怕孩子一貫非常優(yōu)秀,,也同樣有變化,,然后要找合適的切入點。”彭建平強調,,家長最喜歡在吃飯的時候跟孩子談問題,,其實是誤區(qū)。吃飯本是一個比較寬松,、放松的環(huán)境,,突然提到一個重要的問題,這個時候孩子容易反感,。
厭學不是不可改變
當家長發(fā)現(xiàn)孩子有早戀,、厭學、網(wǎng)癮等現(xiàn)象時總會急得不知所措,,彭建平提醒家長要學會清醒地看待這些問題,,“開始很多孩子不是厭學,而是因為他的心理,、生理急劇發(fā)展,,對學習的關注少了一點,關注外界的事物多了一點,。”彭建平認為,,中學生厭學問題有幾方面原因:第一,可能是教材太難,,課程太多,,壓力太大;第二,,可能學的內容比較枯燥,,或跟他的生活離得比較遠;第三,,是外界對他的誘惑太多,。
據(jù)分析,厭學是一個階段,,中學厭學的孩子到后來成為知名人士,、成功人士的案例比比皆是,所以厭學不是不可改變的,。
學習不是孩子全部
父母應以更加寬容的心去看待孩子青春期行為,,彭建平認為,,生活中還有很多別的東西需要孩子學習和感受,,學習并不是他們的全部。“孩子們學習的知識絕大部分不是課堂里面攝入的,,比如健康,、良好的心態(tài),,都是他成長中必不可少的東西,所以我們的家長應該全面關注孩子的成長,,尤其是當孩子的學習成績不好的時候我們要關注這個孩子的動手能力,、為人處事的能力或者解決問題的能力。”
(責任編輯:何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