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佳佳媽留言說,,3歲的佳佳占有欲特別強,自私,、小氣,,甚至霸道,,不懂得分享,佳佳媽很擔心孩子以后交際能力有問題,。一些媽媽就此談了自己的看法,,專家觀點是,,孩子太小的話,,不要強迫她去“分享”。
強制“禮讓”占有欲會更強
月月媽:我的經(jīng)驗是,,如果孩子經(jīng)常搶奪別的小朋友的玩具,需要父母適當注意,??梢宰屗嗯c稍大于他的孩子在一起玩,,較大的孩子懂得如何保衛(wèi)自己的權(quán)利,制止他的搶奪行為。反之,,如果孩子的玩具經(jīng)常被別的小朋友搶走,孩子無力保護自己,,父母則應(yīng)避免讓他和較大的孩子在一起,,并設(shè)法引導(dǎo)他,在和小朋友相處時,,大膽些,潑辣些,。
我聽說,,2歲左右的孩子,常常不情愿把玩具給別的小朋友玩,,這是正常的心理,。當其他小朋友想玩他的某個玩具時(尤其是他正在玩的玩具),父母不應(yīng)強制他“禮讓”給別人,。如果每次你都要他不情愿地禮讓,,孩子會覺得,不僅小朋友,,連大人,,包括自己的父母都想搶走他的東西,這會促使他占有欲更強,。正確的方法是引導(dǎo)他愿意和別的小朋友玩,,從中再想一些可以讓他們分享玩具的玩法。
讓孩子明確有些東西不屬于他
小荔媽媽:如果你能隨身帶著寶寶喜愛的玩具,,你就能為自己省下不少麻煩,,當寶寶抱著別人的東西不放時,你就可告訴他:“這個娃娃是姐姐的,,你的車車在這里,,來,,拿好,。” 如果寶寶把替代品丟棄,你可告訴他:“好吧,!你不要車車沒關(guān)系,,但娃娃不是你的,你還是不能拿。”
如果孩子大哭大鬧,,你可嚴肅地告訴他:“如果你吵鬧,,我就幫不上你的忙了。”當他稍微平靜下來,,即使只是微乎其微的轉(zhuǎn)變,,你要抓住機會,告訴他:“好啦,!你如果乖,,我陪你一塊去問問姐姐,看看姐姐愿不愿意把娃娃借你玩一下,,但你要好好地問,。”
我覺得在了解孩子心理需求的同時,還是堅守尊重他人的立場,,將讓孩子學(xué)會尊重別人的所有權(quán),。
生活中教會孩子“舍得”
妞妞媽:教會孩子從小懂得有“舍”才有“得”,從小事去教育孩子,,比如,,拿兩種水果,蘋果和香蕉,,先給孩子兩個蘋果,,然后自己拿兩根香蕉。寶寶看見有香蕉,,也一定要,。那就與寶寶交換,寶寶遞過來一個蘋果,,就還寶寶一根香蕉,,決不能都給寶寶。這樣,,一人一個蘋果和一根香蕉,,和寶寶一起吃。時間長了,,寶寶就會逐漸懂得分享會給別人帶來快樂,,也會收到別人送給自己的東西。
言傳身教做榜樣
端端媽:孩子喜歡聽故事,,而且喜歡模仿的,,通過故事讓孩子明白一定的道理。例如:《金色的房子》中的小姑娘因為自私而失去了朋友變得孤單,,當她與小動物們共享她的漂亮的金色房子時,,她又得到了朋友,。這個形象讓孩子想到自己,容易產(chǎn)生共鳴,。在家庭生活環(huán)境中,,我們要經(jīng)常引導(dǎo)孩子尊重和關(guān)心長輩。如,,好菜給長輩吃,,舒服的位置讓給長輩坐。懂得別人為自己服務(wù)要表示感謝,,別人不便時,,應(yīng)盡可能提供幫助,逐步體會到幫助,、關(guān)心別人是愉快的事情,。
當寶寶讓你嘗一嘗他也覺得好吃的東西時,不要覺得寶寶喜歡就都留給他,,因為分享可以使快樂加倍,,否則可能會養(yǎng)成獨占的習(xí)慣;當寶寶向你微笑時,,不妨和他一起大笑,。
專家意見:懂得“占有”也是好事
兩三歲的孩子正是形成自我意識、占有欲最強的時候,,這個時期的孩子能和其他孩子靠得很近玩,,但不能一起玩,如果你已了解孩子在這個時期對所有物的重視,,那么你應(yīng)該接受他和其他孩子一起玩隨時可能發(fā)生爭執(zhí)的后果,,避免其他孩子去碰觸他的玩具,是父母應(yīng)提前準備的工作,。
這個時期的孩子本來就當把“我”,、“我的”掛在嘴巴上,這并不表示他自私或主觀意識強,,別因此責怪自己的孩子,,若有其他大人嘲弄或斥責他這種表現(xiàn),你必須為孩子解釋,,說明孩子在培養(yǎng)自我意識的過程,。當孩子哭鬧時就對他妥協(xié),這是完全錯誤的示范,,你是在教他,,只要哭鬧,就可以得到任何想要的東西,。下次,,你將更難說服他。
孩子的占有欲強代表他自我認同感提升,,所以,,從另一方面說,這是個相當好的現(xiàn)象,;過了這個階段,,當他建立了良好的自我認同后,他自然樂于主動與人分享,。所以,,聰明的父母不要過早要求孩子去“分享”,當爸爸媽媽遇到孩子獨占,、搶奪別人的東西時,,不要大驚小怪,更不應(yīng)責罵孩子自私自利,,而應(yīng)給予說服教育和指導(dǎo),。
(責任編輯:鄧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