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障礙的診斷,、矯治與補救教育,是小兒腦癱全面綜合康復措施的重要課題,。家庭是小兒腦癱患者學習語言的自然場所,父母與孩子朝夕相處,,接觸密切,是最早的啟蒙老師,。在雙親的關(guān)懷下,不僅可以一對一的個別教學,,而且不受時間與空間的限制,。
尤其在關(guān)鍵性學前階段,若能及早給予小兒腦癱患者各種基礎(chǔ)訓練,,可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首先要求有寬敞,、安靜,、光線充足,、適合兒童心理的專門房間,。根據(jù)小兒腦癱患者的評估結(jié)果,,制定語言訓練的長期目標與短期目標,按照語言發(fā)育規(guī)律制訂治療方案,,每日一次,,每次30~60分鐘,,小兒腦癱患者的訓練時間應該在小兒腦癱患者睡醒后1小時,,飯后30分鐘進行,,因這時小兒腦癱患者完全清醒,,又在非饑餓的狀態(tài)下,容易接受,,配合治療,,每日訓練最好選在上午進行,要求訓練人員與小兒腦癱患者一對一進行,,訓練用具顏色要新鮮,,也可放些玩具,,以引起小兒腦癱患者的興趣,,易接受治療,。在訓練中要注意孩子的反應,,每次課題不可過多,,循序漸進,以達到治療目的,。
語言是一種能力,,不培養(yǎng)就得不到發(fā)展。父母多當履行語言家庭教師的職責,,要不失時機地孩子多交談?wù)f話,,碰到什么講什么,不要擔心孩子聽不懂,,不理解,,沒反應。小兒腦癱患者身上蘊藏著接受信息的極大潛力,,你教過他的話不知道哪一天他會突然說出來,,讓大人很吃驚,這就是“延期模仿”現(xiàn)象,。只要善于開發(fā)引導,,多看、多聽,、多教,,功到自然成。
幫助小兒腦癱患者語言訓練的4個注意要點:
1.保持正確姿勢
在小兒腦癱患者具有頭部軀干控制能力基礎(chǔ)上,,開始語言訓練,。首先讓他要坐穩(wěn),,保持頭部正中位,,牽其兩手使其注意力集中,家長面對孩子的眼睛,,雙方圣神交談,,一定要保持同一高度水平,有利于發(fā)音及看清楚口形與表情,。
2.鼓勵發(fā)音及說話
父親不要因多與小兒腦癱患者講話得不到回應而喪失信心,,不管他懂或不懂,家庭成員利用各種機會跟他說話,,可以引起學習語言興趣,。有些小兒發(fā)不出聲音,當母親看到面部有表情口唇顫動的樣子時,,應及時點頭示意,,以表贊揚。還有些小兒發(fā)音困難,,當他哭或笑時,,可以用“咯吱”的方式讓他笑出來。母親學動物叫聲或汽車叫聲或拍手唱歌來逗引孩子,,一旦有發(fā)聲反應,,母親可擁抱、接吻來鼓勵。當小兒腦癱患者唇,、口,、舌等動作不協(xié)調(diào)時,可用下頜控制法,,以拇指按壓于下頜,,食中指分別施壓于下巴的前方及下面,然后讓小兒發(fā)出“阿”等音,。如孩子發(fā)聲時,,要馬上與其對話答應。即使說不成句,,也應點頭示意,。反復施教,要多表揚與夸獎,。利用孩子的要求與欲望,,鼓勵其發(fā)音及講話的積極性。
3.一步到位
不要使用兒化語言,,到日后還要費力加以糾正,。不如教其掌握正規(guī)語言,不然可造成語言貧乏,,影響其人際交往能力,。
教小兒腦癱患者說話、計算時,,一定要與實物聯(lián)系,,使他在理解中學習語言,在學習語言的同時理解語言,。
4.持之以恒
小兒腦癱患者的語言康復是長期而艱苦的,,家長要有極大的耐心與毅力,教育訓練要持之以恒,,這樣才能有所收獲,。
兒童智力組件
品名:兒童智力組件-兒童康復運動
用途:感知、認知功能及手功能協(xié)調(diào)訓練
上海愛寶醫(yī)療器械,,價格低,,型號齊.
電話:021-66187008 13681661622
詳情點擊官網(wǎng):(愛寶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