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婦聯(lián)26日發(fā)布“廣東省兒童早期家庭教育現(xiàn)狀及社會支持研究報告”顯示,,82.3%的家長認為“送孩子到托幼機構”是最好的方式,。這表明,包括托幼機構在內的眾多兒童早期家庭教育機構,,正在成為兒童早期家庭教育的主要社會支持力量,。
據(jù)了解,本次調查有效回收問卷8406份,,調研組專門設計了三份“兒童早期家庭教育狀況調查”問卷,,分別從家長、行政部門負責人,、幼兒園園長、教師以及其他社會支持機構負責人入手,,調查其對兒童早期家庭教育的一些看法并提出發(fā)展對策等,。
對于育兒方式,82.3%的家長認為“送孩子到托幼機構”是最好的方式,,其次才是“自己照看”(15.1%),,然后是“讓孩子的祖輩帶”(1.2%)和“到小型的家庭托兒所”(1.0%),只有0.3%的家長選擇“由保姆帶”,。 數(shù)據(jù)顯示,,城鄉(xiāng)的家長都認為送孩子到幼兒園,、托兒所是最理想的育兒方式,但實際與理想還相差較遠,。
調查顯示,,63.3%的被調查對象認為“本地有0-3歲兒童早期家庭教育機構”,36.7%的人認為本地沒有相關機構,。對于本地早期家庭教育機構的認識,,被調查者55.8%選擇“托兒所”,36.8%選擇“早教中心”,,3.6%選擇廣東省婦聯(lián)兒童部的“小腳印項目”,,其余3.8%選擇“愛爾貝、金寶貝,、東方愛嬰”等商業(yè)機構,。被調查者大部分人認為早期教育的機構不足(78.2%),只有21.8%的人認為足夠,。
對于早期家庭教育的認識,,95.5%的家長對此有正確認識,只有0.5%家長認為不重要,,4.0%家長認為其重要性一般,。半數(shù)以上的家長了解兒童的早期成長規(guī)律(54.9%),43.8%的家長了解一些,,1.3%的家長不了解,。數(shù)據(jù)顯示,絕大部分家長認識到了早期家庭教育對兒童成長的重要性,。
對于處理父母和孩子之間關系,,53.4%的家長認為應該“平等相處,共同成長”,,45.1%的家長覺得“二者可以平等相處,,但父母要保持權威”,但有0.6%家長選擇“父母就是絕對唯一正確的,,孩子必須服從”,,0.9%家長認為“就一個孩子,再苦再累也得把他伺候好”,。數(shù)據(jù)反映出,,在處理親子關系方面,絕大部分家長有正確認識,,少部分家長對此有錯誤觀念,。
對幼兒階段發(fā)展成長的內容,家長們將“身體健康狀況與安全問題”放在第一位(53.2%),,其次依次為“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19.18%),,“培養(yǎng)積極樂觀的性格”(9.3%),,“智力的開發(fā)”(8.3%),“兒童認知與語言發(fā)展的能力”(7.1%),,“學會與人友好相處”(1.6%),,“感知與運動能力”(0.8%)。
報告分析指出,,在兒童早期家庭教育的發(fā)展過程中,,由于政府職能不到位,使教養(yǎng)機構的建設未能按《規(guī)劃》要求實現(xiàn);地區(qū)間,、城鄉(xiāng)間存在著資源布局嚴重不平衡的問題,,在廣州、佛山等大中城市,,在城市化進程中的珠三角,,民營早教機構開始進入,但在農村地區(qū),,特別是欠發(fā)達地區(qū)的農村,,早期家庭教育指導工作及早教教養(yǎng)機構基本上處于空白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