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人育兒,,經(jīng)常會想出一些超常規(guī)的怪招,。為了對付校園暴力,他們把手無寸鐵不會走路的小寶寶推上前臺,,讓他們作為“溫柔大使”,去感化那些有暴力傾向的問題兒童,。
在有些國家,,人們在校園里安置金屬探測器,有些國家則在校園里設(shè)置常駐警察,,但在加拿大,,一位名叫瑪麗·高登的教育家想出了另一個辦法:把感化好斗學(xué)生的重任,,交給那些吃奶的娃娃。
具體辦法是,,每月邀請一位媽媽和她的寶寶來到課堂里,,學(xué)生們圍著他們坐成一圈,。在熟悉這個項目的大人幫助下,,孩子們試著來“解密”一個小嬰兒的感情,,了解他的各種需要,。比如,他們要找出寶寶哭和笑的原因,。
“很快地,他們明白了一個道理:寶寶哭喊,,并不意味著他就是個壞寶寶。”瑪麗解釋說,。寶寶哭喊,,是因為他不會說話,他有某種需要,,那么,,每個學(xué)生都被要求找到一種滿足寶寶需要的辦法,。這時候,,孩子們就被調(diào)動起來了,,有的給小寶寶唱一首兒歌,,有的沖他做鬼臉,。他們的“感情語法”越來越豐富,,越來越運用自如,不久之后,,他們就能很容易地滿足小寶寶的各種需要。
但是最重要的是,,學(xué)生們和小寶寶開始“共情”,他們慢慢懂得了站在別人的位置上,,設(shè)身處地為別人著想。一個比他們小很多,,好像什么也不會做的小寶寶,,激發(fā)起孩子們天生的愛心和理解力,,并且“逼著”他們?nèi)Q位思考,,替小寶寶感受和判斷,。
效果是令人欣慰的,。一位學(xué)校老師梅蘭妮·薩瓦德說:“我親眼看到,,一些自閉的孩子走出他們的‘貝殼’,,另外一些攻擊性很強的小孩,,變得越來越有忍耐力,。”
隨之而來的追隨者越來越多,。從新西蘭到愛爾蘭,,中間還有美國,很多學(xué)校都開始采納這個神奇的教育怪招,。法國人也感興趣,有些人已經(jīng)考慮邀請瑪麗·高登來“傳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