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在大多數(shù)城市家庭的獨生寶寶,,從小就沒有體會過生活拮據(jù)的滋味,只知道缺什么就讓父母給買什么,,父母往往也會盡量滿足寶寶的要求,,甚至寶寶并沒有開口,父母就已經(jīng)給買好了,。而且追求名牌,,追求時尚,別人有什么,,自己也一定要有什么,。在他們的概念里,,錢似乎是與生俱來的,。為了幫助寶寶正確認識金錢的意義,應該從小對寶寶進行理財方面的教育。
錢是從銀行取出來的嗎?
如果問4,、5歲的寶寶:“錢是從哪里來的?”,,一定會有寶寶告訴你,錢是從銀行取出來的,。這是因為寶寶可能只看到父母從銀行取錢的過程,,而并不真正理解:錢是父母通過辛辛苦苦的工作而獲得的酬勞。曾經(jīng)有過“讓孩子做家務該不該付錢”的討論,,這種做法是從西方傳來的,,是不是符合中國的國情呢?其實,這種方法只要合理掌握分寸,,完全可以嘗試,,而且對幫助寶寶正確樹立金錢觀念是有益的。
例如:可以確定周末的雙休日為“寶寶工作日”,。在這兩天里,,寶寶幫助父母做家務時可以按勞付酬,制定標準,,報酬以1元為單位,,不能過多;給寶寶安排的“工作”也應該適當,不能過難,,也不能過易,。周一到周五寶寶做家務是“義務勞動”,因為這時父母正在為寶寶和全家的生活工作掙錢,。讓寶寶體會一下勞動的辛苦和掙錢的不易,,這對寶寶是很積極的教育。
“不當家不知柴米貴”
如果寶寶的一切生活用品都是從父母那里得到,,而不需自己操心,,那么寶寶永遠不會知道什么是必需品,什么是奢侈品,,不能區(qū)別想要的是否真的就是需要的,。如果你允許寶寶通過自己的勞動獲得報酬,并且允許寶寶把這些錢積攢起來自由支配,,那么你就可以給寶寶一個學習理財?shù)臋C會,,讓他自己選擇并決定購買一些日常生活用品。
這不僅能培養(yǎng)寶寶有計劃地安排自己的生活,,也鍛煉了寶寶獨立自主和自我控制的能力,。等寶寶再長大一些,還可以讓他參與到家庭理財活動當中來,,做一做小管家,。建議不要把寶寶的壓歲錢交給寶寶支配,,這不是勞動所得,應有所區(qū)別,。最好存起來,,作為寶寶將來的教育基金。
(實習編輯:鄺艷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