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德國離異父親跟兩歲的女兒一起洗澡。女兒第一次注意到父親身體下部多了個她沒有的“東西”,,很同情地問她爸:“痛嗎?”
爸爸回問為什么痛,。
女兒很天真地答:“媽媽說多一塊肉是腫起來,,腫起來的肉都會痛呀!”
爸爸解釋說男生的這部分是跟女生的不同,,所以才有“男跟女”的差異。
等女兒長到7歲,,一天女兒回家開始問一個字,,“ficken”。德國媽媽要她下次去問爸爸,。女孩不甘心,,到鄰居家到游泳班,到處都去問這個字,,卻沒有人愿意講解,,只是面帶神秘地微笑著。
這更增加女兒的好奇心了,。那個暑假她跟著奶奶乘飛機去找爸爸,問到幾乎全飛機聽得懂德文的人都在笑,。
ficken,,就是德文俚語的“交配”,,父親拿出生物學用的男女身體解剖書來,,從上到下、從里到外解釋給女兒聽,。父親的精子跟母親的卵子在媽媽的子宮里頭撞上相遇,,然后細胞開始分裂增殖,,小寶寶就是這樣在母親肚子里頭長大,最后大到裝不下了,,就必須生出來了,。
女兒有點難以接受小胎兒的來源居然是這樣,,問了又問,左旁的米歇爾,、右鄰的葛爾多都是這樣出來的嗎?那怎么出來呢?嗯,,有從下頭拉出來,跟直接把肚子打開拿出來的兩種,。
女兒終于解惑,,當父親的松了一口氣。
問題是接下來覺得功力大增的女兒,,卻開始會去跟鄰居小朋友說:“我知道你是怎么出來的喔,首先,,你爸媽要ficken,,然后……”
德國爸爸下一步的教育,就是該告訴女兒,,拜托拜托,,別老在公眾場合提“ficken”這檔事了!
(實習編輯:吳日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