害羞是人的一種天性,適度害羞是種自我保護的行為,。但如果小寶寶過于害羞,,導致他們退縮和裹足不前,將會阻礙他們身心的健康發(fā)展,。
1,、了解寶寶,支持寶寶
要想幫助寶寶克服困難,,家長必須先清楚了解孩子的個性,,并承認害羞是自然的事實,不必大驚小怪也不必操之過急,。在孩子需要家長支持或協(xié)助的時候,,給予額外的注意和體諒。
2,、鼓勵突破自己,,培養(yǎng)寶寶的獨立自主能力
鼓勵而非逼迫改變,接納寶寶的個性并不表示過度的保護與姑息,。當寶寶在試圖突破時,,會有些許的尷尬,此時需要父母更多的鼓勵才會再向前走一步,。只要寶寶的行為稍有改變,,不論表現(xiàn)如何,都要鼓勵贊美他的獨立自主與勇氣,。
父母要經(jīng)常和寶寶溝通和交流,,練習主動打招呼、自我介紹的方法和技巧,,演練安排在輕松的氣氛下進行,。讓玩具或者小狗狗充當陌生“人”,讓寶寶學著去示好;平時要多帶寶寶到戶外活動,,接觸其他的小朋友和大人,,讓他學著父母那樣和別人打招呼;鼓勵寶寶去餐廳時向服務員點餐和索要吸管、碗碟;見到交通警察時鼓勵寶寶向警察叔叔問路等等,。練習隨時隨地都可以進行,,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
4,、建立自信心
害羞通常是因為寶寶缺乏自信,。因此要根治害羞,必須改變不自信的內(nèi)因,。父母應協(xié)助寶寶找出自己的專長與特點,,針對專長部份進行培養(yǎng)。在此過程中要注意的是要尊重孩子的興趣,,父母盡量避免過度干涉或強迫孩子不喜歡做的事,,以免造成孩子的反感。
5,、建立友誼
過度害羞的寶寶在交友上較易遭到阻礙,,友伴關(guān)系發(fā)展欠佳,父母應及時培養(yǎng)寶寶的適應力與包容力,,先找鄰居或者親戚的同齡寶寶建立起“一對一”的友誼關(guān)系,,慢慢再發(fā)展更多的一對一,最終就能讓寶寶融入到團體中,,形成良好的社交能力,。
(實習編輯:張嘉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