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差異 接納性別
小姑娘不喜歡穿裙子,走路大大咧咧,;男孩子說話細聲細語,,喜歡照鏡子打扮……這些孩子成長中出現(xiàn)的“性別錯位”現(xiàn)象令做父母的感到十分困惑。
記者發(fā)現(xiàn),,在中小學校園里,,每個年級甚至每個班都有類似“假小子”的女孩和“娘娘腔”的男孩。專家表示,,性別錯位的矯正宜早不宜遲,。
“娘娘腔”與“假小子”
“兒子說話羞羞答答,動作扭扭捏捏,,還動不動就哭,,同學都笑話他‘娘娘腔’!”家長劉女士對此感到很頭疼,。她說,,兒子今年7歲,上小學一年級,。小家伙從小就粘自己,,離開媽媽一會就又哭又鬧。更要命的是,,兒子平時還喜歡模仿自己的行為,,比如搽粉、化妝,、照鏡子等,,對粉色、花色的衣服感興趣,。相反,,給他買的兵器類玩具卻扔在一邊。
“剛上小學的兒子總是喜歡表姐的裙子和頭飾,,有時還特意穿在身上,,表演模特秀。”李女士對孩子的現(xiàn)狀十分擔心,。
福州三中的馬老師告訴記者,,每個班幾乎都能找到性格內向,、有“娘娘腔”先兆的男孩。她分析,,現(xiàn)在很多家庭對男孩寵愛過度,,導致他們缺乏責任心和寬容心,相比之下,,同齡的男孩一般不如女孩子懂事,。
相對于“娘娘腔”的男生,“假小子”的女生似乎更容易被公眾接受,。
近日,,香港中文大學教育心理系張雷教授對北京、上海,、深圳等大城市近1000名家長的調查顯示,九成以上的父母對女孩的教育方式趨于男性化,。越來越多的家長希望她們在個性上能夠迎接挑戰(zhàn),,能力更加全面,也更勇于表達自己的想法,。在這種教育下,,“假小子”被很多人當作“有個性”的代名詞,“野蠻女友”也不會遭到唾棄,,甚至成為時尚,。
然而,有一些家長卻越來越感覺到“女孩男養(yǎng)”帶來的負面效應,。
在機關工作的張女士告訴記者,,女兒今年上初一,長得高高大大,,不喜歡穿裙子,,短發(fā),像個男孩,。在學校里還老愛打抱不平,,充當女生的“保護神”。
最讓張女士擔心的是,,她最近發(fā)現(xiàn)女兒在網戀,,而且是以異性的身份在和一個六年級的小女孩談情說愛。在網上,,女兒的身份,、語氣、頭像都是男孩子,,說的話也很肉麻,。張女士反省,,由于婚姻失敗,她從小向女兒灌輸“男人都不是好東西”的觀念,,也不讓女兒跟男孩交往,,從小教女兒要強悍不受欺負。
“性別錯位”成時尚,?
在今年的倫敦奧運會上,,泰國女子舉重隊隊員西里卡烏看上去就是個徹頭徹尾的壯漢,她肌肉發(fā)達,,皮膚黝黑,,面龐剛毅。而來自日本的男子體操選手加藤凌平,,則擁有面如桃花的柔美和細膩的皮膚,,散發(fā)出一種女性的美感。網友因此大呼“好凌亂”,。
本世紀初,,湖南衛(wèi)視的一檔節(jié)目《超級女聲》,成就了李宇春,、曾軼可,,也給中國的女孩子們樹立了“中性、帥氣”的榜樣,;韓劇之風刮進,,李俊基、RAIN等一批男星走紅內地,,他們的精致,、秀氣、柔美的形象,,影響了一代中國男孩,;2010年湖南衛(wèi)視《快樂男聲》海選中,出現(xiàn)了以劉著為代表的一大批“偽娘”,。
受娛樂圈導向影響,,現(xiàn)在社會上也風行這種“性別錯位”。記者調查發(fā)現(xiàn),,如今中學女生眼里的帥哥與我們傳統(tǒng)的認識大相徑庭——不是有著健康體魄,、陽剛氣十足的男生,而是長得堪稱如花似玉,、十分柔美的男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