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只有在承受和克服困難的努力中,,才能深切感受生命的頑強與偉大,并且,,只有在這樣的過程中,,才更能發(fā)現(xiàn)自身的不足,進而發(fā)揮潛力,,學習新的技能,,完善自我。從今天開始允許孩子犯錯,,并讓孩子學會承擔這些錯誤吧,。
一家三口在公園的草地上玩耍。
3歲的小男孩高興地在前面跑著,,突然摔倒在地上,,并且哇哇大哭起來。
媽媽心疼地抱起孩子,,一邊哄著寶寶,,一邊用力拍打著草地:
“都是草地害寶寶摔倒的,媽媽幫寶寶打草地!”
身邊的爸爸也加入了“討伐草地”的隊伍中,。
小男孩終于笑了,。
這個場面,也許會有不少父母都做過的呢!雖然小男孩的摔倒不算什么大問題,,更不是什么錯誤,,明明是自己不小心而摔倒,但為什么要把這個“過錯”歸結(jié)給草地呢?
孩子犯錯誤,,是他成長中必經(jīng)的體驗,。管教孩子,,不等于竭盡全力不讓孩子犯錯誤孩子犯錯誤,不等于父母教養(yǎng)失誤,,更不等于孩子的成長有問題,。然而生活中,很多父母對于寶寶犯錯,,很喜歡為寶寶尋找借口,,例如孩子還小,不懂事,,卻不知道長期的姑息遷就,,把責任扛到自己的肩上,使得寶寶自己做了錯事還若無其事,。事實上孩子犯了錯誤后,,我們應該要教導和啟發(fā)孩子主動地停止和改正自己的錯誤,引導孩子對錯誤行為進行補救,,在這一引導過程中,,讓孩子了解到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可以做的,,從而建立起內(nèi)心的約束,。
拒絕謊言
對于一不留神就犯錯誤,然后又總是尋找各種謊言來逃避的孩子,,父母更應該抓緊,,一定要讓孩子明白犯錯后尋找謊言來掩飾是一種惡劣的行為。孩子對是非的辨別能力較差,,做錯事是難免的,,生硬的教訓、批評可能會令家長和孩子的關(guān)系鬧僵,。這時家長要根據(jù)孩子的理解水平,,耐心細致地跟他講道理,指出孩子的錯誤行為,,說明由于他的錯誤行為而破壞了規(guī)定,,或傷害了別人的感情,強調(diào)他必須對錯誤行為的后果承擔責任,,進行補救,。并且向孩子明確表示自己對謊言的態(tài)度,希望他做一個誠實的孩子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