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商”(EQ),,即“情緒商數(shù)(Emotional Quotient)”的簡稱,“情商”的提出是對傳統(tǒng)智商”(IQ)理論的挑戰(zhàn),,也是對“聰明”和“人才”的一種全新的詮釋,。在一陣高過一陣的“情商”熱中,美國《人物》雜志采訪情商理論的提出者戈爾曼,。
問:“情商”與“智商”究竟有哪些區(qū)別,?
答:我們早就發(fā)現(xiàn),相當多的高智商者盡管學業(yè)優(yōu)秀,、反應靈敏且博聞強記,,然而在事業(yè)上卻遠不如一些智商比他們低得多的人那么輝煌。我們也發(fā)現(xiàn),,在智商相近的人群中,,有的討人喜歡,有的卻惹人討厭,,甚至找不到合心配偶,,而面對挫折,有的游刃有余,,有的卻一籌莫展,。統(tǒng)計顯示,,一個人的成功諸因素中,智商只起決定作用的20%,,而“情商”卻高占80%,。
“情商”并不是一種抽象的理論,也不僅僅是一種品質(zhì)。它有先天遺傳的成分,但和智商相比,,更多與后天的培養(yǎng)息息相關(guān),原因很簡單:一個人的大腦是依賴重復的經(jīng)驗成形的,。情商包括:自我認識,、情緒管理、自我激勵,、了解他人和社會交往,。在評價情商高低時,一般將其具體細分為“自信心,、愛心,、獨立能力、意志力,、競爭意識、目標性,、樂觀,、誠實、交際與合作”,。
問:如您所說,,“情商”更依賴于后天培養(yǎng)--這是否意味著最好也“從娃娃抓起”?
答:對極了,!有一句老話,,叫“性格是從小養(yǎng)成的”。在過分注重智育的家庭中成長的孩子必然缺乏了解他人和社會交往的能力,,在保護意識特別濃的父母呵護下長大的孩子,,必然缺乏獨立性。相反,,如果在孩子幼小的時候,,就讓他接觸“情緒教育”,給他一個溫暖,、鼓勵,、健康的成長環(huán)境,創(chuàng)造足夠多與同齡人相交往和交流的機會,,教他們?nèi)绾慰刂苹蚱较嵟?、焦躁、憂郁等不良和消極情緒,,這對他們的一生都能起到最積極的作用,。
問:“情商”較低的人在兒童期就會顯出競爭的劣勢嗎,?
答:那還用說!一個經(jīng)常被焦慮,、憤怒等消極情緒困擾且不知如何擺脫的孩子肯定難以成為班上的學習尖子,。一個與集體格格不入因而常常“形只影單”的孩子也往往缺之自信,因而往往缺乏出類拔萃的內(nèi)在動力,。那些分不清憤怒,、空虛、憂郁,、饑餓等感覺的小女孩們往往喜歡大吃大喝,、飲食無度,相反那些善于分清自己種種感覺的小女孩們則往往可以明智地作出自我控制的選擇,。此外,,那些在挫折面前不知所措的孩子往往難以在失敗后重振旗鼓、迎頭趕上,。同時過分沖動,,不善控制憤怒,以及不善理解別人情緒的
問:現(xiàn)在孩子的“情商”是在增加,,還是在減少,?
答:我們曾分別在70年代中期和80年代末期對全美2000余名少年兒童進行了全國性的專題調(diào)查,由教師和家長打分,。統(tǒng)計結(jié)果令人憂心:15年來,,孩子變得更易沖動、發(fā)火也更不合群,,其中的一個原因與家庭有關(guān),,孩子與父母在一起的時間越來越少了,家庭變得越來越?。〞r下孩子與祖父,、祖母或外公、外婆同住的“三代同堂”式家庭也越來越少,。孩子們更多地與電視機、游戲機,、電腦為伴,,因而往往缺少與人溝通、交流的機會,。
問:在歷史上,,有沒有“智商一般但情商很高”的人在事業(yè)上大獲成功的例子?
答:最典型的例子要算歷屆美國總統(tǒng)了,。最負盛名的富蘭克林,、華盛頓和羅斯福都是“二流智商,、一流情商”的代表人物,肯尼迪和里根智商只屬中流,,但卻因為善于交朋結(jié)友而被許多美國人譽為“最優(yōu)秀,、最可親的領(lǐng)袖”。而自小就有“神童”之稱的尼克松,、威爾遜和胡佛,,卻由于不善與他人合作而聲望不高。至于前任總統(tǒng)克林頓,,據(jù)分析也是個“智商高但情商平平”的人物,無怪乎常常陷入或與公眾作對或過分討好的尷尬之中--看來克氏也須在改善其“情商”上再作一番努力,。
來源:39育兒社區(q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