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力教育
智力教育是嬰幼兒早期教育的重點,,就是在生活中開發(fā)孩子的智力,,包括觀察力、注意力,、記憶力,、想象力、思維能力等方面,。家長應清楚認識到每個孩子在智力發(fā)展的具體方面是不同的,,各有長短,不能拿孩子的短處與其他孩子的長處相比,,這樣很容易影響孩子情緒而導致自卑,,應注意發(fā)揮孩子的長處,補足其弱點,。在進行智力訓練時,,不能采取單調(diào)、刻板的教學方法,,而應根據(jù)嬰幼兒特點“寓教于樂”,,通過講故事、唱兒歌,、做游戲,、畫畫等多種形式傳授知識,提升孩子的各方面能力,,也可根據(jù)孩子的某些特長而給予適當引導,,但不能過分追求發(fā)展一技之長。在開發(fā)孩子智力的同時,,不要忽視非智力因素,,如培養(yǎng)積極主動,、勤奮學習,、不怕困難等品質(zhì),比如孩子開始學搭積木,,就要以此作為培養(yǎng)孩子承受挫折的能力,,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發(fā)展是相輔相成的,家長不能顧此失彼,。
目前,,越來越多的家長重視嬰幼兒的早期教育,但很多家長并不真正了解什么是早期教育,,以為開發(fā)孩子智力,,讓孩子參加各種早教課程,使孩子更聰明或者追求發(fā)展“一技之長”就是早期教育,,其實不然,,早期教育是不同于智力訓練的,。
嬰幼兒早期教育的目標是,幫助孩子打好全面素質(zhì)發(fā)展的基礎,,包括身體,、智力、品德,、審美,、個性等等方面的素質(zhì),因此早期教育的內(nèi)容包括:
健康教育
嬰幼兒生長迅速,,家長要從各個方面保證孩子的身體健康,。不僅要重視對孩子的吃、喝,、穿,、睡等方面的保育,更要教育孩子逐漸學會自我保護和自我保健,,樹立健康和安全意識,,比如從小養(yǎng)成良好的衛(wèi)生和生活習慣,做到飯前便后洗手,、睡前刷牙,、危險物品不去接觸、安全用電,、別人的東西不能隨便接受等等,。
健康教育的另一個重要方面是保證孩子心理健康。讓孩子生活在溫馨的家庭氛圍中,,生活得輕松,、愉快,培養(yǎng)性格開朗,、活潑,,避免過度緊張、焦慮,、憂愁與恐懼,。例如,7個月左右的孩子開始害怕離開母親,,這時建立正確的母子依戀關系相當重要;嬰幼兒喂養(yǎng)時要注意避免錯誤的飲食行為,,如強迫進食(哄騙進食)、追著喂飯等;2~3歲是幼兒的人生第一反抗期,,家長應該正確引導,,切忌動輒打罵,給孩子造成心靈創(chuàng)傷,。
學會做人
這是嬰幼兒早期教育的重中之重,,俗話說,,“三歲定八十”,也就是說嬰幼兒的早期行為決定其長大后的表現(xiàn),。要讓孩子學會做人的基本道理,,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待人接物的行為習慣以及思維方式的習慣等,,培養(yǎng)孩子的愛心,,學會尊重和關心他人,避免“唯我獨尊”,。家長應以身作則,,在日常生活中逐漸培養(yǎng)孩子的優(yōu)良道德品質(zhì),并不需要特別給孩子上課來講授,,例如吃飯時應讓孩子與大人一起進餐,,避免把孩子愛吃的菜放在他跟前任他吃,而是要教育孩子學會與他人分享美食和快樂,。
因此,,嬰幼兒早期教育不僅是智力訓練,而且還包括對兒童進行健康教育,,培養(yǎng)孩子如何做人等等,。
(實習編輯:吳日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