寵物主人,、兒童有必要進行“暴露前免疫”
不少市民致電廣州市疾控中心詢問:沒被狗咬可不可以接種狂犬病疫苗?對此,,該中心有關工作人員回答:即使沒被狗咬,部分與寵物近距離接觸的重點人群也有必要接種狂犬病疫苗,,這種在被動物致傷前就已先期接種狂犬病疫苗的行為則叫“暴露前免疫”,。
本報訊(記者涂端玉)據(jù)介紹,狂犬病暴露是指被狂犬,、疑似狂犬或狂犬病宿主動物抓傷,、咬傷、舔舐皮膚或黏膜破損處,。而“暴露前免疫”的接種程序為:按照世界衛(wèi)生組織的推薦:按0,、7、28天各接種1針;一年后加強1針,,以后每三年加強1針,。但如暴露,,必須及時進行加強,。
據(jù)介紹,“暴露前免疫”的優(yōu)點在于:可更有效地保護高暴露風險的職業(yè)人群,、那些可能意識不到暴露的人或沒有條件及時進行暴露后處理的人;一旦暴露,,只需加強注射2針,,不必同時注射被動免疫制劑(暴露后免疫,體內(nèi)抗體產(chǎn)生約需要2周時間,,如未同時應用被動免疫制劑,,對于潛伏期短的個體,則有發(fā)病的風險);暴露后加強抗體水平,,對暴露后免疫不及時的嚴重咬傷者或潛伏期短的病人更能提供安全的保護,。
醫(yī)生提醒
寵物主人、幼兒均為
“暴露前免疫”重點人群
哪些是“暴露前免疫”重點對象?專家介紹,,主要有以下三類:
1.持續(xù)暴露風險的對象必須接種,,如狂犬病診斷、研究和生產(chǎn)者,,以及實驗室工作人員;
2.頻繁暴露風險的對象應當接種,,如護士、醫(yī)務工作者,、寵物主人,、動物管理員、旅行者;
3.有機會接觸動物的兒童,。5~15歲的兒童被咬傷的風險高于普通人,,他們體形小不足以嚇退動物,意識不到危險而且難以逃離攻擊,,他們的身高使頭面部特別易受攻擊,,造成發(fā)病率高。并且兒童狂犬病發(fā)病的速度快于成人,。特別是狂犬病高發(fā)地區(qū),,如果有足夠的疫苗供應,應大力提倡對兒童進行“暴露前免疫”,。
(實習編輯:徐永樂)